周家的人恍然大悟。

陶侃要是生前聽到這個訊息,那也是恍然大悟的,原來如此,這王敦如此跋扈,一點都不尊敬自己這給朝廷效忠的肝膽將軍。王敦死後,朝廷對於陶侃與蘇俊都是不冷不熱。陶侃蘇俊對王敦的事情可是非常效忠司馬睿的,可是司馬睿在王敦死之前就鬱悶死了,說是讓自己鬱悶死去好吧皇位讓給王敦來做也可以,畢竟他答應過司馬越的。但是司馬睿的遺詔里根本就沒有提到這個事情,只是說琅琊王家世代忠臣,王敦絕對不會有二心。司馬睿就只差暗示說王敦就是要做皇帝,那也是司馬家願意的。

這還得了,這樣的遺照要是流傳到地方上,那還不大亂,首先是陶侃蘇俊立即就會投向王敦一邊,那麼朝廷裡就不會繼續由司馬睿的兒子來做皇帝了。可是司馬睿在揚州,對於經營起來也是有方的,司馬睿本來就是打算對東海王當年的交待虛以委蛇,等到了時機成熟,自己的實力擴大,那時候王敦王澄兩個手裡就算拿得出來當年司馬睿親手寫給司馬越的字據都意義不大了。

還不是人心所向,要是王敦王澄能夠收買人心,在這江南半壁江山裡比得上司馬睿,那還不有人立即就相信並堅決擁戴了,司馬睿就算拼命想不擇手段來做皇帝也沒有那麼容易的。但是司馬睿是幸運的,因為司馬越的兩個兒子沒有他成氣候,王澄還是司馬澄的活動,沒有得到江南鄉紳士人的擁戴。儘管王敦後來很惱怒,已經直接面對司馬睿來談論這個事情,而司馬睿應該是沒有看到王敦能夠拿出字據來,所以那遺詔的內容根本就是根據當時情形寫的,因為王敦已經控制建康,他不好直接說出來,惹怒了王敦,王敦可能不顧一切的殺掉他的兒子,自己被迫寫這個遺詔,王敦可能還會顧忌朝野上下,害怕被朝野上下不理解他。

要知道,西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愍帝317年就在長安被俘隨即被殺。這江南必須要推出一個皇帝來了,王敦殺王澄就是在這緊急的時刻,兩人裡面只能留下一個來與司馬睿來爭奪皇位,而這一鬧家務事,倒是破壞了琅琊王家的“清高的”名聲,一損俱損,王敦317年就找到司馬睿,說這件事情怎麼辦,你到底把皇帝位子給不給我?司馬睿那時候已經成了氣候,他說要看到王敦拿出字據來這才肯讓,要不然他也沒有辦法對各個方面交待。王敦拿不出來,這一司馬睿不讓的惱怒加上自己殺了親哥哥的惱怒,隨後幾年就招兵買馬,發誓要讓司馬睿把皇位交出來,於是有了建康朝廷司馬睿寫出遺詔來的一幕。王敦前後兩次領兵控制了司馬睿的啊,居然沒有敢於下手殺死司馬睿。

司馬睿的這個遺書,也是影響很壞的,首先就是傷害了陶侃蘇俊兩個,直接導致兩人心裡對司馬睿的不滿。陶侃心想:“我在你鬱悶死的時候,拼命地反對王敦,終於讓王敦妥協了,至少沒有敢殺你,也沒有在你臨死的時候說是在傍邊親自監督,告訴你怎麼寫遺詔。你寫遺詔有什麼害怕的?不願意表示我陶侃對你皇帝的重要作用,做皇帝的過河拆橋,對忠心推舉你做皇帝的臣子動用心計,未免太不那個了。”

這一點很重要,所以陶侃蘇俊儘管各自派系不同,但是他們堅信司馬睿和王敦兩人之間心裡有鬼,可是他們又猜不到到底是什麼原因。陶侃蘇俊兩人,沒有得到司馬睿在遺詔中點名作為忠臣,這一點兩人都難以向部下交待,都是功勞巨大的人物,怎麼皇帝死了一句話也不提呢?陶侃蘇俊根本就沒有懷疑到王敦頭上來,反而是接著在王敦死了以後找王導的麻煩,他們仍然以為王敦的事情是王導這樣的朝臣在司馬睿旁邊吹耳邊風的結果。

王導也覺得自己十分冤枉。因為他對於司馬睿還有王敦王澄三人之間的絕對秘密並不全部知道。王澄(不是司馬澄)生前是對王導說過一些話,暗示過什麼來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