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一直隨身帶刀,估計當年陪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就帶了。

李二眼眸微眯,身後這一幫唐家堡之眾,腳步都是駐足。

他們當然不希望見到李誦被這狗太監一刀封喉。

接著。

俱文珍就要挾持著李誦往蓬萊殿門方向走去。

為了確保今天這場逼宮萬無一失,他在入宮之前,已經提前調了三千神策軍入大明宮,只要他踏出這蓬萊殿,就意味著得救了。

心中打定主意,讓這三千神策軍直接把跟前這幫人連帶著天子李誦一起砍了,大不了事後宣佈劉光琦謀逆弒君,自己率軍平定。

(此時正在地上蠕動的劉光琦)

(你禮貌嗎?)

而就在這一刻。

手持狼毫的唐順宗李誦,趁著俱文珍注意力都在李二等人身上之際,右手狼毫於掌心驟然旋轉,身形後退半步的同時,以雷霆之勢,右手頃刻從俱文珍脖頸劃過。

嗡~!

這是利刃劃破空氣激起的音爆。

俱文珍身形頓時怔住,一雙瞳孔猛的狂顫,一臉不敢置信的望著身邊的李誦。

只見李誦神色平靜,表情淡漠,在他手中的那一支墨筆狼毫,筆尖處已然不是原先的毛墨,而是一枚鋒銳無比的尖刀,刀尖染著點血。

撲通。

俱文珍眼珠子瞪的滾圓,直挺挺的跪在了李誦面前,手中匕首哐當落地,雙手下意識捂著自己的脖子,張開口想說話卻是一個字也道不出,鮮血透過指縫止不住的往外噴湧,身子逐漸栽倒在地,抽搐了幾下,徹底斷氣。

一刃封喉。

俱文珍這太監只記得李誦是個遇事能忍則忍、任人欺辱的啞巴天子,早已經忘記了當年的李誦親率大軍平叛,與叛軍於曠野之上血戰四十幾日,身披戰甲、親自衝陣,手中斬殺的敵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作為一個歷經血火戰陣的帝王,身上豈會沒有錚錚傲骨。

這突然發生的一幕,只在電光火石之間,把李二等人都是看的一愣。

尤其是李二,看著跟前的李誦,眼中閃爍起對這位後世兒孫的讚賞,李誦的表現明顯是遠超他事先的預料。

“兄長,這李誦出手果辣,根本不似史書所言那般柔弱啊。”

老朱也是神色微訝,顯然被李誦這一手給驚住了。

“嗯。”

“歷代史書為史官所著,與事實自是有一定偏差。”

季伯鷹微微點頭。

這位唐順宗李誦在唐史中的記載事蹟並不多,大多經歷最後都能歸結為‘憋屈’二字,基本上是逆來順受,但也可能是藏拙,畢竟如果不藏拙,就德宗朝後期的那般政治環境下,他這個皇太子很可能還沒登基就掛了。

一刀手刃俱文珍之後,李誦看向李世民一眾。

儘管。

他自己心裡其實也是懵的一筆,原本以為今天一定是徹底玩完了,他都打算來個同歸於盡、玉石俱焚,結果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個結局。

俱文珍、劉光琦以及掌神策軍兵權的左右護軍中尉等宦官集團的主要人物,竟然一股腦的都被大唐祖宗們給幹掉了!

只要這些人都死了,那他李誦這個天子就可以反敗為勝,以皇帝之身,名正言順的重新將禁軍之權收歸皇權,進而再一舉剷除剛剛成勢不久的宦官集團。

這是李誦心中所想。

接著,撲通一跪。

“不肖兒孫李誦,拜見諸位先祖!”

除卻父親李適和祖父李豫之外,他也不認識跟前的這幫祖宗究竟誰是誰,只能從性別上大致確認則天女帝的身份,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一股腦拜了。

話音落。

眾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