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宣德五百年!(第3/4頁)
章節報錯
從差距上來看,要彌補洪武大明的缺數,只要其他王朝的太祖時期的國祚增長達到120年。
這個數字看似並不大,但實則非常難。
縱觀歷史,太祖這玩意雖然很多,不管你是開個什麼國,哪怕是圈塊地當老闆,高低都得給自己追封一波太祖,彰顯一下自身祖宗。
但是實際上,漢家大一統王朝的太祖廟號者,則是並不多,真正活著的時候當過皇帝者,可謂是更是少之又少。
從漢之始,盤算下來的當世大一統太祖,數量少的可能,不過五指之數,加起來就那麼三個:漢太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大一統晉之太祖司馬昭,可其實司馬昭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做上皇帝,是由司馬炎篡位之後,追封其父司馬昭為太祖,其祖父司馬懿為高祖。
至於為什麼不把司馬懿追為太祖,這裡面也是有著很深學問的,並非是司馬炎一時興起。
所謂太祖,便是血脈法統之源頭。
一旦司馬炎追尊司馬懿為晉之太祖,這就意味著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屬於正朔,那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自己的法統受到影響。
唐之唐太祖,並非是開國李淵,而是為李淵祖父李虎,顯然同樣是篡位,李淵就沒有司馬炎考慮的那麼多,管他三十七二十一,把自個身為八柱國的牛嗶祖父追封一波,彰顯一下自己的貴族血統。
‘真令人頭大。’
在怎麼補足洪武大明國祚這個問題上,季伯鷹思索了少許,最後還是決定先行將洪武大明的這點空缺放一放,先把其他容易的搞定再說。
稍吸一口氣。
轉而。
季伯鷹將目光放在了另外一個大明時空:成化。
當下成化之國祚,年限上已然是達到了493年,距離500年僅剩下7年。
但是,這個國祚是已經在不斷的往下滑落,這便是意味著,如果不從現在開始加以干預,成化大明的國祚幾乎沒有可能自行增長到突破500,反而會逐步院裡任務目標。
成化大明,從時間上屬於是明中期時段,且可以說是極為靠近明前期,這個時候的全世界各處,西方航海還沒有開始,故而成化時空的大航海計劃亦是佔據了極為有利的先天條件,開展的如火如荼。
並且。
成化帝自身又是個極具抱負的中興之君,在國家的各項大政方針上都是屬於親自把控的程度,絕對是保證了這艘帝國鉅艦的航行穩定,這一點也是絕對沒有問題。
同時。
朱見深這貨,還是個在執行力上極為果斷徹底的主。
其中最為經典的例子就是,當朱見深在醉仙樓上完課之後,知曉未來的女真辮子竟然有機會入主中原之時,朱見深回到自己的時代之後,二話不說,直接蓋過群臣反對,前後連續對建州發兵九次,將整個女真給蕨根滅種,不留絲毫隱患。
可謂是,真正做到了掃庭犁穴,把建州女真的種直接給絕沒了。
這樣的果斷之性格,不僅是在對女真辮子發起絕殺令這麼一件事,反映在帝國政令的方方面面,都是充斥著相似的殺伐色採。
很難說,朱見深這樣的統治風格,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從好的一面來說,是天子牢牢掌握了帝國之舵,能夠確保帝國航行在正確的路線上,並且天子政令能夠得到貫徹實施,不容臣下任何之質疑,鐵血治國,強國只在朝夕。
而壞的一面,因為天子太過於強勢,以至於整個帝國各級,尤其是原本應該承擔著智囊團的內閣,在這個時候就徹底的成為了擺設,完全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義,變成了架構上的花瓶擺設。
“老朱,隨我一起去趟成化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