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績,世界上真找不到多少企業家能跟其相比。比如,工行2002年的利潤才62億元人民幣,世界上根本排不上號。但是到2014年,盈利就超過2700億元。

一開始的工商銀行,僅相當於花旗、滙豐、美銀、富國等等銀行利潤的幾十分之一。但再過不到十年,工商銀行已經是世界第一,曾經仰望的世界頂級大銀行,其盈利能力僅相當於工行的幾分之一。

人們開始誇張的把工行形容成——宇宙第一大行,簡稱宇宙行。也就是說,地球上的銀行,都找不到工行的對手了。所以,要比的話,只能到外太空找找看,宇宙上有沒有其他的同行。

有人評價姜行長的功績——把工行打造成宇宙行,所以,他官場的路被堵死了!只能當全世界盈利最高的企業的掌門人,基本上升不了官了。

王啟年覺得,姜建清論功績和業績。不過,論薪水,姜建清級的大佬,年薪在後來最高才提升到兩三百萬元。如果是美國,業績只有姜建清幾十分之一的銀行家,也可以拿幾千萬美元的年薪。

當然了,由於工行的國企,所以,對於體制內的員工,不可能給與市場化的高薪。否則,既有浪費國民財富的嫌疑,又有加大貧富分化。

但論姜建清的能力和功績,和他年薪對比,絕對算是低估了。

如果可能的話,王啟年都想要出比工商銀行高几十倍的工資把姜建清挖過來當小夥伴公司的財務部門的負責人。

當然了,原本是一句玩笑,卻被姜建清當真了。然後,挖角沒有成功,王啟年反而被教育了一遍。

然後,王啟年意識到其實,他們有類似之處,都是要做第一。

王啟年要把小夥伴公司做大第一,但他並不認為,給失去控股權,公司還能按照他的意思去發展。

但姜建清目標同樣的把工行做到第一,但他並沒有什麼控股的想法,嗯,也做不到。中國的銀行市場,目前還是壟斷的。即使,98年成立的民營的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雖然,發起人是幾家民營企業老闆,但體制上還是跟國有銀行的一樣的,行長等等高層,直接是上面委派的,而非股東們自己聘請的。

所以,目前在中國做銀行家,也只能混體制內,才可以做出大事業。

最終小夥伴公司跟“光招農民工建設新中國銀行團”(光大、招商、農業、民生、工商、建設、興業、中國)簽署了一份30億元人民幣貸款協議。貸款協議長達10年,年息為6%,無抵押的信用貸款。

銀行團給小夥伴公司貸款,也是摸清了小夥伴公司的家底。光是小夥伴公司存在銀行的現金就超過10億元,此外,小夥伴公司在各大銀行設立的賬戶,現金飛速增長,也使得小夥伴公司成為了各大銀行眼中非常有信譽的公司。

金融機構眼裡的“有信譽”等於“有錢”。

尤其是,不但過去積累了一筆財富,現在還在源源不斷創造財富,這樣的企業,信譽就更加可靠了。

在達成了30億元十年期貸款協議之後,小夥伴公司錢多為患的現狀更是進一步加劇。於是,王啟年計劃將一些幾年後才投資佈局的專案,提前上馬了!

這個投資佈局,初步把小夥伴公司從一個點,變成一個面,從產業的參與者,變成了很多產業的推動者和創新者。(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手筆(一)

2003年9月份,小夥伴公司召開臨時董事會,自然是討論,因為政策扶持下,銀行團給的大量貸款,該怎麼花的問題。

最保險的花錢方法,自然是買房子。用不了幾年,房價漲幅,就可以連本帶利的還掉銀行貸款的本息。

但王啟年不會那麼沒出息!

更何況,這麼做的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