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公司將會持續投入15億元。這不錢不是一下子就投入進來,而是伴隨著專案的開發,逐步的投入進來。

看起來,這個專案的風險比較大。

但實際上,王啟年眼中,這根本就是躺著數錢的專案,只要不爛尾,絕對賺錢!

為什麼呢,整個專案預計開發50萬平米。

商業地產為20萬平米,住宅面積30萬平米。竣工之後,保守估計,每平米價值7000元,這筆資產也將會價值35億元。

更別說……未來bj的房價怎麼只7000元一平米,保守估計,三環以內的房價,每平米至少也得六七萬元。比較貴的專案,每平米甚至十多萬元以上。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僅是銷售一部分,預計銷售30萬平米左右,可以收回開發成本,並且實現盈利。另外,20萬平米更具價值的商業地產,則是自己用於經營,或者是收取租金。

可以說,未來這個專案,絕對會成為一座大金礦!

隨著大手筆投資地產之後,自然社會上對於小夥伴公司批評卻開始多了,指責小夥伴公司,大有前途的文化產業和網際網路不去做,又涉足什麼地產。

當然,王啟年出來辯解:“進軍地產這是誤讀,畢竟,任何公司發展,都是需要辦公和經營空間。如果,買別人開發的房產,成本更昂貴,也未必是按照我們自己的設計和風格進行建造。自己開發的話,肯定可以節省一大筆錢,而且,怎麼規劃建設,都是我們自己做主!小夥伴公司,是為了更好的做其他的專案,才迫不得已進軍房地產的!況且,我進入地產,跟別人進入不一樣。是可以促進文化、電商、網際網路等等產業的發展。而且,還更節能環保,科技含量更高。”

經過王啟年這番解釋,媒體上雖然還有批評,但是,即使小夥伴公司轉型做地產,又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

況且,王啟年真不是把地產當作下一輪的主業,而是為了公司戰略,被迫投資地產的,不投資地產的話,電影院線、門店、辦公空間和員工住宅都會更昂貴。

花大錢投資地產,反而是為了省錢!(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ps: 感謝枯芝 慷慨打賞!

第三百零六章 《龍鳳鬥》劇組

ps:看《重生之娛樂鬼才》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2004年3月份。寰亞跟小夥伴公司共同投資的第一部電影《龍鳳鬥》開始啟動。這一部電影,對於兩家公司而言,意義都非常重要。

寰亞試圖殺入內地市場,分享內地電影市場的大蛋糕。而小夥伴公司則是眼饞香港影視娛樂的黃金時代培養出來的合格人才。

畢竟,內地市場未來大有前途不假,但此時國內的導演和演員,對於商業電影的理解和經驗,還是比香港遜色一籌。

或許,頂尖的國際大導演和國際巨星,是非常厲害的。但是……關鍵的市場的基層,中流砥柱的中間階層,才剛剛接觸商業電影幾年,遠遠不如一些從業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的香港同行更靠譜。

香港電影衰落後,人才青黃不接不假,但是70年代~90年代的那批人,一年可能就參演十多部影視劇。很多人經過了數以百計的影視劇的薰陶,各種商業電影都可以做的很好。

王啟年看中的就是香港電影黃金三十年期間,積累的那些老戲骨和老導演,以及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

所以,《龍鳳鬥》投資規模雖然不大,但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