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星輝公司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發展!

一大批簽約的藝人,只能等周星馳的電影開工,才能混點名氣,其他的機會則是很少,至於在外接戲,則需要受到經紀合約的盤剝,若說沒有怨言,幾乎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八章 周星馳(二)

周星馳不會做人,但他本心並不是壞人。或者說,他心思單純,很難搞得懂其他人怎麼想的。

比如,跟周星馳合作很多年的吳孟達,原本以為《功夫》有他的份,為此推掉了幾個百萬元的片酬戲約,結果,周星馳的《功夫》裡面,並沒有吳孟達的角色,這讓吳孟達感覺到很是生氣。

其他的藝人、導演,跟周星馳翻臉的,多不勝數。

大多數都是因為,周星馳性格使然——他雖然不是刻意的跟別人做對,但別人對他期望太高,以至於,周星馳根本沒有注意到別人的渴望,自然就容易讓很多人失望!

要說做人,劉德華就非常會做人,交遊廣闊,兩岸三地都混得開。就拿劉天王賺了不少錢,可以拿出一部分搞亞洲新星導演計劃,投資一些幾百萬小成本的電影,捧年輕的導演。

比如,星輝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演員和編劇林子聰,想要拍一部小成本電影,也得不到星輝公司支援,林子聰無奈只能找劉天王,參加劉天王的亞洲新星導演計劃,才得以實現自己拍片的夢想。

簡單說,星輝公司成功是因為周星馳,發展不起來也是因為周星馳。如果,周星馳在商業上稍微聰明一點,真正把星輝公司搞成一家公司的樣子,而不是周家班,那麼,星輝恐怕可以成就一番大業。

不僅僅是星輝,即使是後來,周星馳入股比高集團,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影視事業注入到比高集團,但比高集團的業績。並不是如同想想中那樣,因為周星馳的加入就變好了,相反,比高集團在周星馳加入後,除了一部《西遊降魔篇》短暫貢獻了一點業績之外,其後。幾乎是沒有做出多少貢獻。

由此可見,周星馳應該是一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卻是一個非常不適合當老闆,但一直都在追求當大老闆的老闆。

“星哥,這次見面,主要是談談合作的事情!”王啟年笑道,“我們可以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比如呢?”周星馳問道。

“《功夫》電影改編網路遊戲,我出1000萬買遊戲改編版權!”王啟年說道,“另外。《功夫》遊戲的代言人,配合宣傳,每年500萬元代言費!”

周星馳想了想說道:“可以!”

星輝公司完全是周星馳做主,所以,他說行,就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遊戲版權,周星馳也有所瞭解,他的《大話西遊》版權。也就300萬出售的。之後,請他去參加遊戲宣傳活動。每次出場費不少於百萬元,所以,每年額外可以賺數百萬。

而其實的遊戲改編權,即使是金庸的小說改編,每次授權,不過是幾百萬元。

當然了。王啟年提的第一個合作,是最容易達成的。

“第二件事,星哥有沒有新片的計劃?”王啟年問道,“如果有的話,投資和各種合作。我們小夥伴公司都不會拒絕的。”

“暫時還沒有考慮好!”周星馳思考說道,“如果,有下一部電影,需要合作,我可能會找你。”

“好的!”王啟年心知道,《長江七號》還要等幾年。貌似,周星馳的電影高產期,都是早年還未在給別人打工階段,當初也是一年拍多部電影的勞模。但自己當導演和老闆之後,漸漸的就開始精益求精,拍片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幾年一部電影節奏。

這也是星輝公司的很多人感覺到難以出頭的主要原因。

“對了,《功夫》裡面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