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廣電、文化等等相關的領導,紛紛上臺祝賀,官方給小夥伴公司祝福!

新聞釋出會之後,整個國內的娛樂圈都知道——行業變天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一個類似於迪士尼一半的中國娛樂航母,開始了!

過去的中影、上影之類的國營企業,雖然有政策資源,但卻因為體制不太靈活,人才流失嚴重等等因素,很難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娛樂航母。

但小夥伴給大家的印象不一樣,這家公司充滿了創造力和動力,目前,雖然跟迪士尼還有一段差距,但人們發現,小夥伴公司在中國娛樂行業的地位,已經接近於迪士尼在美國娛樂行業的地位。

其他的娛樂公司,跟小夥伴相比,真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比如,華誼、光線、華錄百納、新畫面、橙天娛樂公司跟小夥伴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企業。

貌似都不用小夥伴公司跟他們對比了,就是小夥伴旗下的孫公司——嘉禾娛樂已經是市值200億規模的上市公司,光是嘉禾的市值,已經比國內所有的影視公司的資產規模加起來還要大!

接下來,小夥伴公司將會駛向何方,也是無數人關注的焦點……(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六章 搶佔雙十一(一)

“小夥伴院線和萬達院線合併,中國最大的院線航母誕生,以中國電影院線四分之一票房市場規模,稱霸江湖!”

“嘉禾主攻國際市場,小夥伴院線壟斷國內。而令人吃驚的是,嘉禾早在幾年前,已經被小夥伴納入旗下,當年的嘉禾暮氣沉沉,直到小夥伴集團入住,才重新煥發活力。今日,小夥伴再度併購萬達電影院線,在國內擁有400張銀幕,在全球擁有600張銀幕,儼然成為亞洲第一院線集團!”

“8億手筆併購萬達院線,小夥伴不差錢!”

媒體上幾乎是鋪天蓋地的報道,小夥伴公司併購萬達院線的壯舉。事實上,很多觀眾都沒有意識到,小夥伴院線早就是國內第一院線了。

在大眾心目中,應該還是中影星美、上影聯和等等老牌院線更強大。但大家並沒有意識到,從03年正式開始允許民營公司經營電影院線開始,院線行業早就開始洗牌。

國營的幾大巨頭,由於債務負擔很重,以及臃腫的員工編制,再加上狼性不足,都讓他們發展的比較遲緩。

即使是中影集團的不少院線採取了跟民營合資,但股東數量多了,大家利益未必完全一致,多少也會影響到院線發展。

而與此同時,很多純粹的的民營院線,發展的非常的迅猛。比如,小夥伴、萬達之類的,就各自藉助自身的優勢,每年都會有不少新的影城開張。而小夥伴更是這個時代最有魄力,對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最有信心的一家,所以,擴張速度更是一馬當先。

併購萬達院線之前。小夥伴院線早就悄然當老大很久了!只不過,普通人並部關注院線市場的排位。輿論界也更關注明星們的動態,很少以關注院線市場。

但併購了萬達之後,開始玩大了!一下子,整個新聞界和娛樂圈都興奮起來,爭相進行議論。

帶來的好處。自然是小夥伴院線和萬達院線的品牌知名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無數觀眾透過新聞了解到這兩大院線之後,都會選擇在這兩家品牌比較熟悉的院線觀影。

“賣虧了!“王健林在簽字之後,笑了笑道。

“謝了,王叔叔!”王啟年生怕王健林反悔似的,趕快把檔案收起來。

事實上,萬達院線進入第四季度之後,票房就出現了一波增長。每天票房收入穩定在百萬元以上,再加上週邊的爆米花收入,一天賺幾十萬元。如果。這個業績能穩下來,即使規模不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