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單當中第一位,寫著就是楚弦的名字。

看到這個名字,不少官員都是一愣,更有官員眉頭緊縮,似是有些不信。誰都知道,這和親就是一個形勢,挑選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但楚弦不一樣,一來對方是正六品的官員,二來還是文人表率,聖朝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怎麼說,楚弦都是聖朝有潛力的人才,怎麼會被列到這表裡。

這時候有官員立刻是提出異議,禮部尚書嘆了口氣:「這楚弦,乃是十三巫祖點名要的人,諸位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說出來,大家議議。」

那邊有官員便道:「既是十三巫祖點名要的人,那邊不好辦了,就算是難得的人才,為了大局,也只能是答應十三巫祖的要求,說起來,這也是好事,楚弦入贅過去,還能增進兩族關係,我覺得,是好事。」

當下,就有不少官員附和,看得出來,這些官員,都是楊家那一系的人馬。

朝會上,楊真卿沒有開口,卻是微微掃了一眼那邊的蕭禹。

楚弦這件事,楊克求過他,楊真卿也是點頭同意的,說實話,那楚弦,楊真卿看的也很礙眼,所以借這個機會將楚弦弄走,那是有利於楊家的事情。

唯一的阻礙,就是蕭禹。

楚弦是崔煥之的門生,而崔煥之是蕭禹的人,這一點誰都知道,所以就看蕭禹的應對了。

蕭禹沒開口,下面就有官員提出了反對。

「我以為,此事不妥,兩族和親,本是好事,但也要講究你情我願,就算是十三巫祖,也不能強人所難,更何況,楚弦不是一般人官,就這麼入贅巫族,乃是聖朝一大損失,所以,這件事,不可行。」

說話的官員,明顯就是蕭禹一系的,他的作用,就是打這第一槍。

果然,後面附議者也是如雲。

這時候,就是文聖院那邊也開口了,簡單說,就是三個字。

不同意。

「楚弦乃文人表率,如何能入贅巫族蠻荒之地?簡直是胡鬧。」一個文聖一甩衣袖,表現出很大的憤慨。

第395章 王神齡開口了

基本上,文聖院的文聖都是脾氣耿直,有什麼就說什麼,就算是首輔閣的仙尊一級,做得不對,這些文聖也會直言訓斥,這也是聖朝的一大特點。

行錯者,無論販夫走卒還是堂上仙官,文人皆可口誅筆伐。

但這件事,楊真卿那邊顯然早有打算。

此刻一個仙官道:「文聖說得不對,既是文人表率,就是要為國為民,這才當得起表率之名。當年聖朝文聖李拓為聖朝百姓,甘願守衛萬魔山,終生不娶,還有三百年前的文人表率何堂言,為傳人族之學,遊歷巫族內地,最後為聖朝捐軀,埋骨異鄉,他們,才當得起表率之稱,我認為,楚弦既為文人表率,就更應當為大局著想,更何況,入贅巫族,那是喜事,也不算委屈了他。」

這番話,顯然是說的相當『歹毒』,直接將文聖院那邊說的啞火了。

的確,有諸多先賢的捐軀舉動,楚弦既為表率,為大局著想那也沒錯,所以一時之間,文聖院那邊是想不出反駁之言。

剛才說話那仙官微微一笑,他可是以能言善辯著稱,而且是有心算無心,所以才能在道理上站住腳。

而這種事,一旦在道理上站住腳,那麼就算有其他人想要反駁,前提是得將這大道理駁倒才行。

但這個道理,又是極難駁斥的,甚至說,是無懈可擊。

為了大局而犧牲小我,這難道有錯嗎?

更何況,這是喜事,不是犧牲,先賢尚且可為國捐軀,你楚弦為何就不能?

這一下,局面有些不妙了,崔煥之眉頭緊縮,幾次想要說話,卻不知從何說起,對方站住大勢,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