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記得了?主人,人的年紀大了,就會記性不好,記性不好,就會記錯事情,把原先沒有發生過的,當做發生過的,這是很不好的事情,主人,您可要記住啊!

蘇侯可沒寫過信,老奴也沒有傳遞過,主人更沒有看過,崔氏沒有密道,也從來不知道江南的事情,更和他們沒有關係,所以,崔氏也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選擇了,那就是,獻城投降,向大唐皇帝陛下投降,哪才是最正確的道路,不是嗎?”

崔章的眼睛越瞪越大,越瞪越大,同時也覺得腹中的不適變為了絞痛,非常的疼痛,黑衣老人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也不在意崔章的動作:“老奴為了主人大計著想,還是決定這樣做,主人深感自己辜負了祖先期許,所以服毒自盡,臨死前留下了遺書,決定讓三郎擔任家主之位,同時,希望大家可以獻城投降,所有的罪責,就全部都有主人一人承擔。”

崔章感覺自己的意識越來越模糊,腹中絞痛越來越嚴重,視線已經開始模糊了,而這個時候黑衣老人卻又拿出了一張紙,放在了崔章面前,讓他看一下,這,這分明是自己的筆跡,這分明是自己的筆跡……不,不會的,自己什麼時候寫過這封遺書?什麼時候,明明沒有,明明,不記得……(未完待續。。)

五百零七 無一骨節矣

“諸位,在這種時候,我等可不能像家主那樣意氣用事啊,事關我崔氏存亡,我等可必須要冷靜沉著,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是否?”崔章的三弟,崔家老三,被稱作三郎的中年男人眯著眼睛,對著一群沉默下來的崔氏決策者說道。

說實話,崔老三對崔章不是很服氣,一直以來都是崔章的堅決反對者,和博陵崔氏裡面崔孝禮一人獨掌大權的情況不同,崔章,並非是嫡子,而是庶長子,而崔老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不過崔氏兄弟的父親並不遲疑的將家主的位置傳給了崔章,理由是崔章比較溫和謙虛,能容人,更適合做家主。

就像袁紹和袁術那樣的情況,庶長子和嫡子之間的矛盾一直以來都無法調和,相互拆臺的事情也沒少發生過,從崔章接任家主的那一天起,崔老三就打起了反對派的旗幟,拉起了一群反對庶子接掌家族大權的隊伍,和崔章對著幹,這也就意外地形成了清河崔氏內部類似於上議院的存在。

每一件事情崔章都很難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辦,一定要經過討論之後才能決定,雖然基本上都是崔章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作為嫡長子,崔老三的影響力並不小,在崔家老爹去世之後,也掌握了相當一部分崔氏的權力,只可惜一直以來崔氏族中支援崔章的都要比支援崔老三的更多一些。

這也就好像袁紹和袁術的問題,袁紹手下的人才和袁術手下的人才並不是一個等級的。這也是因為袁紹相較於袁術而言更為寬和,性格更為寬容,胸襟也比錙銖必較的袁術寬廣許多,亂世之中,對於嫡庶之爭並不是太在意,所以袁紹能夠成為河北霸主,而袁術始終不能成為太強的諸侯,最後居然還稱帝,被曹操幹掉了。

崔章和崔老三也是一樣的情況,崔章相較於崔老三而言。為人謙和許多。很多事情上可以聽從別人的意見,然後也會有自己的堅持,而崔老三則是純粹的自我派,時時都要順著自己的意思。很難聽進別人的勸阻。所以當崔老爹發現了這個情況之後。毫不猶豫的把家主的位置傳給了崔章,而並非是身為嫡子的崔老三。

為此正妻王氏曾經大吵大鬧,結果被崔老爹一個巴掌打去反省。王氏想不開,沒過多少日子就鬱鬱而終,竟是死在了崔老爹之前,這也是崔老三無論如何也要和崔章為敵的原因之一,不過好就好在崔章的確是個胸襟比較寬廣的人,並不在意崔老三處處為難自己的現狀,在掌握了最終決定權之後,對於崔老三的一些小動作便容忍了,容忍他掌握了一部分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