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以靠近大唐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按照蘇寧所熟悉的命名,這是蘇寧所堅持的,現在大唐航海計劃的下一步就是要在琉球群島設立一些補給站,然後最好可以把琉球的農業給開發出來,設立一個縣或者州來管制,真正納入大唐的管理範圍內,那才方便未來大航海的事業繼續前行。
如今的實驗表明,南方航線是目前最現實獲益最大的航線,而中部航線無異於死亡航線,所以說,將來的一段時期內,蘇寧都可以預見南方航線的火爆,那麼這樣一來,廣州海軍的建設就要放在第一等,廣州審計司的工作也要抓緊,另外對於那些島嶼的管制也要注意起來,如今當地並沒有成熟政權,正是徹底佔據之,保護南中國海的最佳時機。
三王是不用考慮了,島嶼的權力肯定歸屬大唐,但是劃一些島嶼給那三位王爺賺錢也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有足夠的錢去享福享樂,李二陛下就可以脫離他們的騷擾,然後繼續往南開闢航路,爭取抵達澳大利亞大陸,或者轉道向西,登陸南亞大陸,對恆河紅河流域展開攻略,那裡也是很重要的糧食和蔬果產地,更別說那裡的氣候是多麼的優越了。
還有就是對中路航線損失慘重的三位王爺的安撫和補償,了不得也劃一些島嶼給他們安撫一下他們就好了,他們已經做出了貢獻了,包括那些跟著出海的民眾,也做出了貢獻了,至少探索到了琉球和中途島。
而最重要的就是廣州港口的訊息傳到內地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火急火燎的朝著南方,尤其是嶺南之地而來,這會極快的加速江南崛起計劃的程序,尤其是嶺南之地,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關中之地,不過盤踞在這一帶的土皇帝馮氏家族倒是個問題了,看著李二陛下緊縮的眉頭,蘇寧就意識到,馮盎的問題要被提上日程了。
這位曾經拒絕裂土稱帝而向大唐投誠的嶺南英豪,看來距離和他打交道的日子也不遠了,交給張無悔的計劃也免不得要和他打交道,大唐的江南崛起計劃的實施也需要馮盎的支援,事實上大唐國土上唯一一個可以讓李二陛下禮待的封疆大吏,也就剩馮盎一人了,冼夫人的後代,在嶺南擁有崇高的聲望,馮氏家族的一舉一動,足以引起整個大唐的興趣。
嶺南大開發在即,這位英豪,會何去何從呢?李二陛下,又會有何舉動呢?(未完待續。。)
六百九十三 海軍雄壯
其實如果沒有必要的話,蘇寧並不是很想和如今的揚州海軍也就是東海海軍打交道,不為別的,目前大唐雖說是三支海軍共同建設,但是由於地域上的傳統,吳越一帶造船廠和造船業更加發達,造船歷史悠久,所以建造起來更加方便一些,又因為蘇寧的建議,所以李二陛下暫時把建立海軍的重點放在揚州,而廣州和幽州則排在二三位。
所以時至今日,揚州海軍發展的最好,船隻最多,大概已經有三百多隻船了,海軍軍府的建立和海軍的招募也很順利,第一次聽說要建設專門的海軍和海軍軍府,對於吳越一帶的人們來說很是新奇,他們拼體力拼不過關中大漢,但是水性卻是一等一的好,用作海軍最是適合了。
而且海軍的待遇還挺高,由於海軍人數上不可能太多,目前也沒有什麼征戰任務,所以揚州海軍和廣州海軍以及幽州海軍的招募任務都不大,揚州三萬人,廣州三萬人,幽州兩萬人。
因為人數上的差異,為了平衡陸軍和海軍之間的實力對比,李二陛下特意將資源向海軍一方傾斜,使得海軍僅僅八萬人的理論數量獲得了至少十萬陸軍的資源,而且考慮到海軍的特殊性,一旦有任務很有可能顧不著家中的事情,也沒有辦法遵從農時,海軍的建設和訓練也不同於陸軍,在蘇寧的建議下,海軍的性質和陸軍中的常備軍差不多。
所以既然這樣的話,軍餉就更加多一些。不僅僅免除各種賦稅和役,還有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