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很愛乾淨,平時家裡也是她做家務比較多,哪怕還有個搗亂的小寶寶,家裡也可以說是一塵不染的。不過做飯的是胡文,因為李麗做飯非常難吃,麵條經常煮糊,米飯經常夾生,油鹽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實在是沒有做飯的天賦。

胡文實在是不願意浪費家裡的米糧來鍛鍊李麗的廚藝了,這除了浪費之外,還是難為自己的嘴巴和腸胃。所以他就攬下了做飯的工作,他手腳利落,知道的菜譜也多,這對他來說就是小事一樁。

談戀愛之後胡文就知道,岳母的廚藝不靠譜,哪怕食材是肉和精細糧,能夠補充營養,可那味道和口感實在是一言難盡。李麗和他的岳父以及小舅子已經都吃習慣了。但胡文是絕對不習慣的,所以從戀愛時期開始,如果他們週末去岳父家,那基本上都是胡文這個李家人眼中的&ldo;大廚&rdo;來掌勺了。

所以說老天是公平的,給了你點兒什麼,必然也要拿走點兒什麼。李家人天生的有風度,好人緣,擅長與人相處。這種類似於天賦的性情很適合在職場和社會上混跡。所以悲慘的難以改善的廚藝,也不算是什麼大缺點了。

因為胡文有了工作,每月都能給父母一些補貼。加上胡家現在只需要供胡青一個人上高中,所以家中的經濟負擔減輕了很多,胡爸胡媽平時也可以多存些錢了。

胡青因為在母體裡就沒有養好,生下來也沒有母乳,所以長大以後個子也沒有長起來,不像他的父親和兩個哥哥那樣高大強壯,反而只有不到一米七的身高,看起來比較文弱。而且大概是因為平時過於努力用功,用眼過度,眼睛已經開始近視了。還是胡文帶他去配了近視眼鏡。現在他

的氣質接近於那個曾經在他們借住過得知青劉楊,白淨文弱,很有書卷氣。若是讓不認識的人看到胡青,絕對會認為他是剛下鄉還沒有下過地的知青,而不是下河村土生土長的村民。

胡文有了家庭,每天在家裡開火做飯,有時候家裡買了肉,也會特意去縣高中叫胡青過來吃飯,以改善他的伙食生活。

因為胡文的工作和住房都是李家人背後使力解決的,所以胡家人面對李家人的時候,總有些心虛氣短,不好意思給胡文他們的小家庭添麻煩。所以胡爸和胡媽只在胡文舉行婚禮的時候來了一趟縣城,平時是怎麼也不肯來的。

胡青也是如此,他就在縣城念高中,縣高中離胡文家不太遠,可若不是胡文主動來叫他去家裡吃飯,他也不會在沒有被邀請的時候隨意上門,給哥哥添麻煩。

胡青在家時是個萬事不管只讀書的性子,上了高中住校之後,獨立生活過一段時間,倒知道了一點人情世故了。

不過也可能是胡爸在家裡特意囑咐過他,不許他給胡文添麻煩。

第87章

日子過得一帆風順的時候, 胡文的時光回溯機收到了一段劇情。劇情的主角與胡文無關, 是下河村的一個名叫陸瑤的知青。

陸瑤的出身成分不太好, 是所謂的黑五類出身,因此在知青圈子中,她是被孤立的。不知道是害怕受欺負,還是天生的性格如此,她就是挨罵了也不敢還嘴的那種人。而且她長得嬌小白嫩,整個兒一個好欺負的小白兔形象。

知青中有些覺得回城無望的人, 會選擇在下河村成婚。哪怕這些知青不擅長幹活, 但是在下河村的村民眼裡,這些知青都是有文化的人, 因此還挺樂於和他們結親的。

但是陸瑤是個例外, 她那個出身在這個時代是十分受忌諱的。在這個看重出身的年代,出身不好的人,上大學,入黨,工作和提乾的機會通通都別想。和他們結親的人家也會害怕要受到牽連。因此陸瑤無論是在知青的圈子裡, 還是在村民當中, 都是十分的沒有存在感的一個人。

下河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