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所有人心中都有一桿秤,甄家平日裡囂張跋扈,除了甄家自己的黨羽之外,其他人誰不反感呢?

現在甄家惹出了事,甄家自己施施然的跑了,留下的官員不得不與這一城人同生死共命運。對甄家怎麼會不暗中惱怒。

畢竟不是每個官員都正直有操守,因為甄家的橫行霸道,導致江南的吏治敗壞,有操守的官員反而不多,多是那種貪權好利的官員。這種人怎麼可能不怕死,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留在這裡。可惜在這種情況下,一府之尊的知府都留下來了,他以下的官吏又怎麼敢得罪上官呢。若有官員棄官而逃,那就不只是丟官棄爵可以了結的,畢竟得罪了上官和同僚,在這些官員的奏本之下,在皇帝那裡還有可能罪加三等,說不得就成了這次疫病的替罪羊了。

所以這種小人因為想走而不能走,反而比那種沒想著躲災,一直認真辦差的官吏內心裡更恨甄家連累了他們。

林家&ldo;染病&rdo;的下人也不少,林如海和賈敏因此分外緊張自己一雙兒女的安危。好在染病的人都送出城隔離之後,林家上到主子下到奴僕再無一人染病,這才漸漸安定了下來。

黛玉五歲了,而林璟三歲了,他們都不住在父母身邊的耳房了,而是安排了賈敏院子的東西側間作為他們的居所。

原本林璟七歲之後就會離開內院,在外院有自己獨立的院子。而黛玉再大幾歲之後,在內院也會有自己的院子和繡樓。他們也就是年幼時在賈敏的院子裡再住幾年。

現在賈敏不放心兒女,就把一雙兒女挪到了自己臥房的耳房裡,要時時能看到才能安心。好在玉和林璟都很小,現在還不講究什麼&ldo;男女七歲不同席&rdo;的規矩,睡在一張床上也無妨。

因為疫病的原因,已經開始上學的黛玉和剛開始啟蒙的林璟也停了課。

因為他們的西席賈雨村也&ldo;染了病&rdo;。

這自然是林璟乾的。

賈雨村作為一個貪酷的官吏,為了薛王兩家,瞎判了葫蘆案。為了賈赦想要幾把扇子,又弄死了石呆子。他遊走在權貴之間,誰更有權勢就依附誰,對付的全都是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這樣的官員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所以雖然賈雨村和林家沒有什麼恩怨,林璟也在他身上下了點藥粉,讓他病一場,再也做不了官員。否則即使林黛玉不去賈家,也難保哪天賈雨村求了林如海寫出推薦信,然後借勢重新做官。那樣的話,賈雨村做官時造的孽,難免也有林家的一份責任。

第124章 紅樓林璟

因為這次&ldo;時疫&rdo;不是真正的疫病, 所以在官府陸續把有時疫症狀的人挪出城去之後,城中漸漸就沒有人再有染病的跡象了。對於官府來說,這次時疫他們算是控制住了。

至於城外那些染病的人, 有的死了,有的慢慢恢復著, 只要不鬧出事來,官府也不真正放在心上。只是為了防止疫病的反覆, 暫時還禁止那些恢復了健康的人離開莊子,仍然讓他們在莊子上老實待著。

因為其中有不少官吏子弟和豪門的豪奴管事, 一應供應的米糧炭火倒是不缺乏。

反正也是由那些染病之人的家人或者主家提供,這都是為了讓他們的家人養病時不會缺衣少食的, 官府也並不會吃虧。

林家的孩子們暫時不上學了,就待在賈敏身邊, 由母親監督他們念書。

從元春, 迎春,探春,惜春等賈家的女孩兒身上就可以看出賈家姑娘們的靈秀,賈家的爺們兒暫且不論,賈家的姑娘們都是讀了不少詩書的。更何況賈敏的身份更高,是國公爺的嫡女,其所受的教養更是其中的翹楚。

所以由賈敏教黛玉念書, 或是給林璟啟蒙,那是一點問題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