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林如海這種謹慎做官的人,也不是不怕查的,因為他的確在太上皇的授意下,給甄家行過方便。這種事既無明旨,也無人可以作證,論起來,只能算是林如海的過失了。皇帝想要清算的話,林如海當時就可能丟官去職甚至問罪。

好在是太上皇還在位,讓皇帝不能隨心所欲的做事,讓皇帝需要耐心謹慎的爭權奪利,讓皇帝更看重每一個可用之人,在這種情況下,在江南的如林如海這樣比較有操守的幾個官員,也算是入了皇帝的眼裡了。

總之,這好不好的,都靠同行襯託,林如海這裡也是如此‐‐在江南要不是有一些只聽太上皇吩咐,專門和皇帝的人作對的官員,也不會襯托出林如海他們這幾個官員的奉公值守來。

總之,在太上皇懶得處置林如海他們,新皇那裡有主要矛盾,基本上對他們是忽略的態度的情況下,林如海他們幾個這官做得還算是安逸。

林如海是三品官員,每隔幾年要入京述職,也算是比較瞭解皇帝的性格了。不像賈家,哪怕居住在京城,因為家族中沒有能夠接觸到皇帝的官員,對於皇帝的性子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的。

皇帝是個十分務實的人,同時,他也不那麼看重臉面。或者說,如果必須選擇的話,他是個要裡子不要面子的人,更看重實惠,不看重表面的光鮮。

這簡直和太上皇是截然相反,在太上皇那裡,面子是大過天的。所以在太上皇那裡,凡是高位妃嬪都是不會輕易冊封的,冊封之後,也輕易動搖不得。這些高位妃嬪的孃家人跟著收益,也是常事。即便她們年紀大了之後失了寵,可地位在那裡擺著,依然對孃家的子侄有無數的助益。

賈家以為賢德妃也會如此助益孃家,可賈家忽略了皇帝和太上皇可不是同一種人。

皇帝突然冊封賈元春為賢德妃必有用意,他需要利用賢德妃和賈家達成某個目的。所以賈元春的這個賢德妃的位置,目前還真算不上地位穩固。

在林如海看來,等皇帝的目的達成之後,賈家得到的結果是好還是壞也很難說‐‐就看賈家是否能明白皇帝真正的用意,能夠配合皇帝達成他想要的目標。

如果賈家聰明的話,這時候就全心全意的投靠皇帝‐‐以皇帝的馬首是瞻,那麼等到事情結束之後,賈元春還真有可能真正在宮中地位穩固,賈家也算是有了靠山和未來。

但如果賈家蠢鈍的只會因為賢德妃的地位而作威作福,不知道忠心皇上的話,那賢德妃和賈家的結果恐怕不會太好。

讓皇帝看不順眼的家族,再小的罪名也會被查清,然後舉族問罪。反之讓皇帝看得順眼的家族,哪怕有些不妥,又有誰會去徹查呢?

在這種和光同塵的封建王朝,像海瑞那樣絕對清白的官員是很少見的,大多數官員都有灰色不清白的地方。比如林如海,他也在太上皇的授意下,給甄家行過方便‐‐論起國法來說,林如海這算是瀆職。

總之皇帝想要清查誰,基本上沒有人是能倖免的,也就是罪大和罪小的區別。

賈元春被封賢德妃,在林如海看來,這對賈家來說是一種機遇,可以讓賈家從太上皇的船上完全跳到皇上的船上。

現在皇帝已經繼位十多年,地位穩固,威望漸高,而太上皇卻一年比一年年老。一方是日漸強大,一方卻已經即將衰落,很多太上皇的臣子都想要改換門庭了。

從太上皇的船上,跳到皇上的船上,這是很多的太上皇舊臣心腹求而不得的事情。因為一方面,太上皇不允許心腹背叛,另一方面,皇上也未必信任新投靠過去的人。

現在賈家卻有了一個皇帝冊封的賢德妃,只要賈家願意舉族投靠皇帝,忠心於皇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