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索橋,只要楊猛知會一聲,西山十天半月的時間,就能鑄造出一座橋所需的全部鐵索,剩下的就只是架橋與連線鐵索了,三個月的時間架成一座鐵索橋,還是可以做到的。

“知道了!下去之後,立馬就安排!”

雖說被三爺狠狠的數落了一頓,可丁泰辰並不沮喪反而有些暗自得意,這事兒只要三爺點了頭,下邊得省多大的氣力?

鐵索橋,聽著用處不大,可對於銅料的運輸,那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兩座山之間,幾十丈的峽谷,就能讓一個馬幫上山下山,多走幾百裡的山路,十幾座鐵索橋,就能跨過一大片山區。

過載的馱馬,一天只能能走二三十里山路,幾百裡的山路,就是十幾天啊!只要多架幾座鐵索橋,這雲南的地界,變成坦途,也是可以想象的。

雲南的道路,不僅是雲南百姓的難題,同樣也是朝廷的難題,當年為了運出滇銅,開鑿山路、疏通河道,朝廷也沒少投入。

乾隆年間的雲貴總督張允隨,在金沙江上耗時七年,愣是沒有打通金沙江航道,會澤銅商,耗資幾十萬兩白銀耗時四年,僅在象鼻山掘了一條兩裡多長的隧道,三爺的這些法子,若是用了無疑會大大的提高修橋鋪路的速度。

鐵索橋,在三爺說起來簡簡單單,可數遍明清幾百年,只有在大明成化年間,雲南才修了一座霽虹橋,往後這幾百年,再沒有一座像樣的鐵索橋竣工。

非是雲南的官府不願修橋,實在是修不起橋,一座耗費最小的石橋動輒七八年的時間,耗費幾萬十幾萬,動用的人力更是成千上萬,沒有朝廷的支援,這樣的工程很難實行。

還有一條,就是官員的問題了,修橋鋪路雖然是政績,可耗時太長,修成了,下一任摘果子,修不成,還得跟著獲罪,在雲南這麼個邊荒地界修橋鋪路實在是得不償失。

鐵索橋,數遍了大清也就是楊家能修,西山鐵廠,就是楊家的底蘊。換做以前,要修一座鐵索橋,民間是根本沒有這個能力的,官府的鐵廠,想要打造一座鐵索橋的鎖釦,也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

一個一尺大小的鐵鎖釦,動輒幾十斤,一省的鐵廠,一月也不過鑄造百十個,一座鐵索橋,動輒成千上萬個鎖釦,單單鐵料就要十幾萬斤,那耗費不是一般的大。

耗銀耗時耗人力,這鐵索橋,聽著簡單,實際建造起來,並不簡單。

而楊家的西山鐵廠,把這些不可能不簡單,變成了輕輕鬆鬆的事情,先是產量,西山鐵廠不用卯足了勁,平平常常,一個月也有幾十萬斤的產量,這還是楊猛一直控制產量的結果。

西山鐵廠如果把鍊鐵的爐子,全部開火,一個月幾百萬斤,也不在話下。

鑄造鐵鎖釦,對楊家來說更是輕而易舉,精細的火炮都能鑄造,就別說這些粗粗拉拉的鐵鎖釦了。

“那些鐵鎖釦,也不必全部封口,三個一串就是了,再弄些不封口的,到了現場直接連線起來,那些缺口的,只要弄兩個鐵蓋子,澆上些鐵水,兩頭一封就是了,沒必要再合口了!”

這就是後世的經驗,霽虹橋,楊猛是見過的,那裡的連線方式,是現場打製緊閉,這在楊猛看來,完全沒有必要。而且這些鐵索橋,弄不好十幾二十年就會被拆除,這些東西,只是暫時的替代品而已。

“好主意!還是三爺的法子巧妙!”

默默一想,丁泰辰也豎起了大拇指,雖說不怎麼清楚架鐵索橋的法子,但楊猛的這個法子,說的很明白,鐵索是怎麼連線的,作為楊家的大管家,丁泰辰還是清楚的,這樣一來建橋的速度,就更快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五章 碩果累累(三)

“見得多了,常識而已!”

楊猛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