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激動和難以自控的時候做出來的選擇往往非但不具備價值,反而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

白松此時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他沒出事,此時真正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幕後的人。

艾德蒙·洛卡德寫的《犯罪偵查學教程》提出過洛卡德物質交換原理,每一場犯罪,都會有痕跡性、實物性和印象性的物質交換。

白松相信,這起車禍案件,謀劃的時間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即便去查這輛車,很可能也不會有什麼特別好的結果,幕後人肯定用了足夠的時間,儘可能的磨滅了相應證據。

但是,如果讓他迅速再組織一次對白松的這種行動,那基本上就是找死,這會留下海量的證據。

現在的關鍵性問題,有兩個。

第一,這個人為什麼要現在實施這個行為?如果如白松所想,這個案子真的是和白玉龍有關,那麼為什麼最近他「暴露」了,被人發現了?

第二,關於貨車司機,是否有其他的可以突破性的線索?車子、貨等等記錄,刑警那邊肯定都在查了,如此,還有其他的嗎?

第三百六十六章 細緻剖析2

想的越多,白松思維越發散。

這些年,好像是欠了不少人情債啊。

親人不提,師傅孫唐也暫且不提。李隊長對他有知遇之恩,從頭到尾都很照顧他;馬局長也是如此,為他多次力排眾議,而且在他受重傷的時候,耗費了巨大的人情給他找了院士大佬治療,這根本無法用錢來衡量;秦支隊對他也很信任,找人給他安排到經偵總隊鍛鍊,而且還給曹支隊打電話說好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