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讀書。
“何事?”舒鴻煊坐到次間的羅漢床上,給自己倒上一杯茶,又給妹妹倒上一杯,問道。
“哥哥,我想考太學院女子學院。”舒嫣華一字一句的說道。
第15章 太學院
大夏王朝立國之初,建太學院,向天下文人學子發出邀請。
太宗時期的閣臣,全都出於此,便是承平至今,朝中大部分官員都出自太學院。
太學院也是大夏王朝所有學子嚮往的聖地,太學院培養出來的學子,不說個個品行端莊,至少不會德行有虧,備受百姓稱讚。
而太學院有一個學院,非常特殊,它乃太祖皇后親建,專為培養有文化有學識的閨閣女子。
凡進太學院者,須考入學試。
不管你是王公貴族,還是書香門第,便是當朝皇子,如果入學試沒有透過,也無法進入其中。
太學院,是皇室唯一沒有辦法插手的地方。
太學院女子學院同樣也需要入學考。
招收的是十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女子,因為女子學院的畢業考,為女子及笄之年。
入學考試分兩部分,琴棋書畫任選其一,另外一部分就是四書五經。
公平嗎?
對於那些想要一心上進,但又找不到門路可以學習的閨閣女子來說,當然不公平,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不會有絕對的公平。
太祖皇后親建女子學院,本來就不是為了公平而起的。
如果覺得不公平,先埋怨自己的爹不夠上進,連私塾都負擔不起束脩,無法送你找先生學習。
倘若不想自己以後的女兒也跟自己一樣,那就努力讓她讀書識字。
太學院並不禁平民百姓,無論男女。
然而,大夏朝建制兩百餘年,平民家的閨女能考上女子學院的,少之又少。
為什麼?
因為學習琴棋書畫,哪樣不需要錢?
這些本來就是有錢人家才玩得來的技能。
太祖皇后本就不是為了公平才建的女子學院。
當權者,為的永遠都是當權者本身的利益。
當是時,大夏初立,前朝禮崩樂壞,急需一個安穩人心的政策,太學院因此組建。
太祖親至,懇請大儒出山,言辭誠懇,又捨得放下身段,為的是這個國家,是天下的學子,也是讀書人的傳承。
凡大儒者,非心胸開闊者不能為。
於是,大儒出山,親制太學院院規,天下學子聞風而動,太學院培養出不知凡幾的有為之士。
太祖皇后也為了能讓上層社會安定人心,女子學院同時落成。
教導女子學院的先生,不是當時有名望的夫人、學識過人的才女,便是白了鬍子的大儒。
多少權貴人家把自己的女兒塞了進去,多少清流士子把女兒送到女子學院。
只太祖皇帝夫妻兩的舉動,就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了人心。
上層經濟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穩固整個基底。
而女子學院出來的學生,都在上層社會內部消化,這也是太宗時期,閣臣全部出自太學院的原因之一。
因為一個有學識,有文化,有見地的女子,能影響家族三代子孫,當時的勳貴清流,不知比現在繁盛多少。
而到現在,太學院的門檻也高了,入學試要求也難了,能從女子學院結業的女學生,都會被各大家族青睞。
除太學院女子學院為太祖皇后親建,彼時還有兩家女子學院,一家名為錦繡學院,取自錦繡前程之意,為勳貴組建;一家為春風學院,為清流名門建立。
這兩家學院是除太學院女子學院之外,京都最負盛名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