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充滿了幸福。成為唯一的樂趣。”

“老師知識淵博,又誨人不倦。在數學課上,給同學們講了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不愛數學的同學都能被他吸引住,愛數學的同學就更不用說了。數學分兩大部分:純數學和應用數學。純數學處理數的關係與空間形式。在處理數的關係這部分裡。論討整數性質的一個重要分枝。名叫數論。”

“十七世紀法國大數學家費馬是西方數論的創始人。但是華夏古代老早已對數論作出了特殊貢獻。《周髀》是最古老的古典數學著作。較早的還有一部《孫子算經》。其中有一條餘數定理是華夏首創。後來被傳到了西方,名為孫子定理,是數論中的一條著名定理。直到明代以前,華夏在數論方面是對人類有過較大的貢獻的。五世紀的祖沖之算出來的圓周率,比德國人的奧托,早出一千年多。”

“十三世紀下半紀更是華夏古代數學的高…潮了。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著有《數書九章》。他的聯立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義大利大數學家尤拉的解法早出了五百多年。元代大數學家朱世傑,著有《四元玉鑑》。他的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比法國大數學家畢朱。也早出了四百多年。明清以後,華夏落後了。然而華夏人對於數學好像是特具稟賦的。華夏應當出大數學家。華夏是數學的好溫床。”

孔老師斷斷續續地說著。似是在回憶這一生走過的路,清苦的童年中,數學是唯一的樂趣。

“有一次,老師給我們高中生講了數論之中一道著名的難題。他說,當初,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建設彼得堡,聘請了一大批歐洲的大科學家。其中,有瑞士大數學家尤拉;還有德國的一位中學教師,名叫哥德巴赫,也是數學家。”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發現,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的和。他對許多偶數進行了檢驗,都說明這是確實的。但是這需要給予證明。因為尚未經過證明,只能稱之為猜想。他自己卻不能夠證明它,就寫信請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尤拉,請他來幫忙作出證明。一直到死,尤拉也不能證明它。從此這成了一道難題,吸引了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兩百多年來,多少數學家企圖給這個猜想作出證明,都沒有成功。”

“說到這裡,教室裡成了開了鍋的水。那些像初放的花朵一樣的青年學生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了。老師又說,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同學們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老師說,你們都知道偶數和奇數。也都知道素數和合數。我們小學三年級就教這些了。這不是最容易的嗎?不,這道難題是最難的呢。這道題很難很難。要有誰能夠做了出來,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呵!”

“同學們又吵起來了。這有什麼不得了。我們來做。我們做得出來。他們誇下了海口。老師也笑了。他說,‘真的,昨天晚上我還作了一個夢呢。我夢見你們中間的有一位同學,他不得了,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高中生們轟的一聲大笑了。但是我沒有笑。我也被老師的話震動了,但是我不能笑。如果我笑了,還會有同學用白眼瞪我的。自從升入高中以後,我越發孤獨了。同學們嫌我古怪,嫌我髒,嫌我多病的樣子,都不理睬我。他們用蔑視的和譏諷的眼神瞅著我。我成了一個踽踽獨行,形單影隻,自言自語,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長空裡,一隻孤雁。那時候,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