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銳的發展來說,不會僅僅是我們這樣的。”唐集中不像是王永那樣性格和煦,但對楊銳卻分外看好,也是兩人接觸的多了,讓他更加的瞭解楊銳。
“現在的條件也更好了,你看,還有國外的媒體來拍照,好傢伙,真是一鳴驚人了。”王永教授情不自禁地提高了聲音。
楊銳面前,除了十幾家中國媒體,漸漸聚集了五六家的國外媒體。
不過,他們和中國媒體的著眼點是不同的。
20歲的年紀在國際會議的主會議廳演講根本算不得新聞,也只有剛剛開放的中國,才將主會議廳演講當做一回事。在歐美國家,十五六歲的年紀讀出phd的天才都屢見不鮮。
但是,專業的學術記者,卻能夠分辨出楊銳的理論的價值。
就算不是很懂,這些學術記者也習慣了打電話諮詢。
一問之後,卻是讓他們有撿到寶的感覺。
首先是楊銳的研究方法具有強大的可行性,雖然還沒有證明,但已經可以預料到能夠運用在鈣離子通道,鈉離子通道,鎂離子通道……任何離子通道的研究當中。
就科學研究來說,這種研究是最高階的,所謂的指導型研究,能夠給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決定性的方向,可以說是研究中的研究。
影響因子神馬的,不就是從參考文獻中獲得的嗎。
如果是一名五六十歲的老頭做出這樣的強界或許不會有什麼變化,媒體記者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來炒作了。
然而,楊銳的年紀加上這篇強悍論文,頓時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楊銳,你會如何評價自己?”這是英國記者闖過圍堵問出的第一個問題。
同樣用英語問話的還有美國記者:“楊銳,你對未來的規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去美國讀書?”
這兩個問題問出來,中國記者都不說話了。
一半是因為聽不懂,一半是出於謙讓的心態。
外國同行千里迢迢而來,自然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禮儀之邦的禮儀。
楊銳見狀,也就先用英語回答老外的問題:“我認為,自己還處於積累和學習的階段,論文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方式,不是目的。”
言不由衷的用中國人喜歡的調調回答了英國記者的問題以後,楊銳又轉向美國人道:“我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因此也就談不上方向了。出國留學的話,現在說還為時尚早,我至少要到大三階段,才會考慮這個問題。”
“你不考慮提前畢業嗎?以你目前的成績,是很有機會就讀哈佛的。”美國記者突然提出一個令人吃驚的選項。
這也就是美國人才會有的驕傲思維了。在他們眼裡,世界的中心就是美國,美國的學術中心又是哈佛,那麼,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自然應該優先考慮哈佛大學。
事實也沒有太大的紕漏,在2013年,也就是中國學術界大噴發的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在《自然》系列上發表的論文,仍然比全中國的研究機構加起來發表的還要多,至於貧瘠的1984年就更不用說了。
楊銳在美國記者眼裡,與其說是優秀學者,不如說是“來自遠東的天才少年”。
楊銳卻是不去猜記者的想法,見招拆招的道:“暫時沒有提前畢業的想法,哈佛大學的話,如果形容的話,我會用好奇而不是嚮往。當然,哈佛大學是世界頂級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成績斐然,但我更習慣中國高校的氣氛,這一次,能做出優秀的成績,與實驗室裡的導師和同學的幫助分不開,我在北大發展的很順利,希望有一天也有助於北大的發展……”
無比流利的美式英語,讓記者們聽起來毫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