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與沙州士伸們多喝了幾杯,現在有點頭暈眼花,我先歇歇。”“喔!”狗兒答應一聲。卻未立即離去,眼見楊浩和衣臥於榻上,忽然摞下那疊帳冊,躡手躡腳地走了過去。

楊浩”重腳輕,雙柔軟的小年忽然輕輕地搭卜了他的額頭。牧樸的力道不輕不重,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柔中帶網,網中有柔,令人飄飄欲仙。楊浩沒有睜開眼睛,他只是長長地舒了口氣,擺了更舒服的姿勢,完全放鬆了身體,,

沙州的政權重立的確非常複雜,光是人事安排方面就費盡了腦筋,既要重用張家,讓張家後人發揮餘熱,利用張義潮的威名抵消曹家幾十年來統治歸義軍的影響,確保歸義軍的穩定,又得權衡利弊,妥善安排各大家族在新政府中的個置,使他們既能通力合作,又能相互制衡,同時還得安插夏州官吏,加強對沙瓜二州的直接控制。錢糧稅賦方面的制定也十分謹慎,既要讓瓜沙百姓感受到楊氏優於曹氏的地方,又不能無限制地優容,讓沙瓜百姓把低稅低賦當作理所當然,養兵作戰、官府統治,所需所費,可都是要透過錢糧賦稅來徵收的。不過這方面倒也不必過於擔心,河西走廊一統之後,久已荒廢的通商古道就能重新煥發青春,厘卡抽稅的收入,足以抵消農牧稅的損失,而且還大有富裕。

同時,楊浩以沙瓜二州為中心,加強了對周邊地區的宣傳,河西各州諸族雜居,甘州是回訖人的地盤,涼州是吐番人的地盤,但是其領地內也有大量的漢人,而瓜沙地區是漢人的政權,其轄內也有大量的吐蕃人、回訖人,對這些人當然也要納入統治,再時利用佔領瓜沙之後的莫大聲望,還要儘量招納星羅棋佈於沙漠綠洲上的大小村鎮的百姓。

河西走廊自然環境艱苦,有人聚居的地方都在星羅棋佈的一個個小小綠州上,附近石板墩、瑣陽城、榆林窟、石包窟、紅柳峽等城阜雖在瓜沙治下,可是路途極為遙遠,若放在中原,等於跨越了幾個縣的距離,才能看到人煙。對這些地方,要想迅速收降。納入統治,就要大力依賴於撤沙各大家族的力量了,他們去了見到當地牧守官員招呼一聲,說明瓜沙如今的情形,便能很順利把這個地方納入版圖,如果靠兵去打,就算這些地方全無對抗之力,往來奔波,各處調兵,沒有一年半載也不可能拿下來,還得大量駐兵才能鎮壓,這時就顯出當地大家族的作用來了。

軍隊方面的改制幅度是最大的,歸義軍已進行了完全的整編。精壯者編入了艾義海的飛豹軍,離開沙州戍守玉門關,這樣一來沙瓜二州就成了內線城池,歸義軍餘下的老弱就編入城防部隊做為當地的守備已綽綽有餘。

除此之外。楊浩還令人四處張貼告示,大舉招納各族勇士踴躍參軍。歸義軍養不起那麼多軍隊,可楊浩正是大肆擴張期間,以戰養戰的所得,再加上他大力發展工商與農耕,以靈州為中心,依託賀蘭山,藉助黃河水,發展了大片的糧米基地,卻是支撐得起擴招軍隊的消託,的。

至於修整拓寬原有驛道,開拓建設新的驛道,以便人馬往來並建立驛寄郵傳,烽火傳報,確保軍情傳遞、商業運輸的需要。暫時是不能著手的,因為在來路上還亙著一個甘州,得回頭拔掉這顆釘子,才算是真正暢通了河西走廊。

在此期間,楊告與夏州的訊息往來也是接連不斷,种放與楊繼業聯名上報的主動撤防,以橫山建立第二防線,御宋軍於橫山以東的計劃,正與楊浩所思不謀而合,楊浩見信心中大定,不但未予治罪,而且通令嘉獎。

宋軍原有的戰略部署、軍事安排、後勤輕重的供給,都是按照佔領府州,牽制麟州,逐一消滅來援之敵設計的,東線部隊甩開已糜爛不堪的府州和已成為包袱的麟州,主動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