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想大相徑庭,導致許多儒生的激烈反對。
他總結天地生化之道,認為天地有“理”有“氣”,而且“理”與“氣”不分。
理在前,而氣在後。
他臆造了一名上古的儒門聖人,然後假借這個聖人的名義來宣揚自己一家之言。
他告訴儒生,儒門子弟,最高目標就是成為“聖人”,而要修成聖人,就必須要“存天理,滅人慾”。
在當時的時候,儒門的思想理念一向都是講究儒門獨大,但也要吸取百家經義,因此對當時的諸子百家都頗為尊重。
但朱子熹卻告訴人們,“儒門若是想繁榮昌盛,就要加強與世俗皇權的利益關係,同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原來與帝王合作的關係改成主從關係,如此一來,儒門自然會得到當朝的帝王全力扶持,而絕不會橫加猜疑,只要王朝不滅,則儒門便會永存。”
他這種想法為正統儒生所不屑,但因為當時人人都有資格說出自己的想法,儒門儒生又絕不會因為這個對他喊打喊殺,但是之時學術辯駁,卻沒有上升到人身攻擊。
但隨著朱子熹的名聲越來越響,漸漸的成就一代大儒,開館授徒,影響力越來越大,他這種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