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對當前形勢已然清楚。
十天前突厥突然起十萬大軍,一路向安北都護府進發,一路破了豐州,田州,陽州三處大的州府,安北軍與驍騎營正在沿線緊急佈防,但是兩軍加一起才七萬餘人,要防守超過一千里的防線實在太難,而雁門關守軍也不可隨意調動,萬一敵人突破防線,尚有長城關隘可守,如果長城關隘一失,則直接危及長安,長安離雁門關都不足千里。
朝廷北遷政策剛落實不久,尚沒有形成有效的防禦和戰鬥力,突厥大軍一來,更是人心惶惶。安北都護府和驍騎營大將軍聯名請朝庭火速增援。
“突厥人往前慣是小股襲擾,今日為何突起十萬大軍來攻,此中必有蹊蹺”一位軍老的官員道
“而今國庫緊張,新軍招募不足,又欠缺軍械和訓練,可用之兵不足三萬”兵部侍郎憂心沖沖的道
此時一個黃門小太監送來一份小報,安國夫人看了一眼道:“念”
哪黃門小太監尖聲念道:“皇上正與眾大臣商議策略,但是一時尚無有可行之策,兵部尚書王選言新軍不足三萬,且訓練不足,難擔增援大任,宜火速調請各節度使兵馬前往漠北”
小太監停了一下繼續念道:“冠軍大將軍認為,調各節度使兵馬需耗費時日,等軍馬到時,漠北估計全線告破,危及雁門關,其它人等尚未有言論”
安國夫人揮揮手,小太監便又去了。
“河西離漠北較近,可先調河西兵馬前往增援,再緩調它處”吏部一位官員薦言
“不可,不可,隴西道近來十分不安穩,北庭節度使宋成屢次藐視朝庭,反意已明,河西兵馬一動,老巨恐怕會另起禍端”吏部侍郎起身道。
眾人一陣沉默,此時哪傳信的小太監跑步回來,安國夫人看完小報之後還是讓他念出
“河西節度使餘承已派譴大將陳沖領一萬軍馬星夜馳援漠北,皇上著力褒獎,唯恨少”小太監唸完又去了
鳳陽閣各官員也是振奮一陣,議論紛紛。不多時小報又來,皇上想派人領兵前往漠北增援,但滿朝文武,無一人最應,皇上正大發雷霆。
一盞茶後小報又來,皇上點名神策軍虎奔營大將前住,虎奔營將軍稱神策勞拱衛京畿則任重大,不宜前去,不少大巨附和,請皇上收回成命
安國夫人一聽氣憤異常,胸口不斷起伏,左手一拍案大怒道:“這個仇士良,危難之際,還不為朝庭著想,只想儲存實力,著實可恨”
下面坐的大臣均言請熄怒,良久之後安國夫人再次揮手,小太監飛奔出去了。
她回身坐正,放眼環望在場的十幾個人,最後目光落在巫曉身上,隨後道:“溪鳴有何看法”
巫曉緩緩起身,抬手道:“小將願領新軍前往漠北增援,北遷之策是小將職司,小將願誓死護守”
安國夫人一拍案几站了起來,朗聲道:“好,朝庭還是有人的,我果然沒看錯你”
眾人回望巫曉,眼中神情不一,有懷疑,有肯定,有茫然。
安國夫人隨後取來紙筆,寫了一張小條,交由小太監送出去了,他一路小跑,來到宣政殿,將小卷放由殿內太監,殿內太監示意知曉,他輕聲走到龍椅側旁邊將小卷交給一個老公公
老公公看了看道:“換杯茶來”,哪太監忙換了一杯新茶,用一個小托盤託著端了來,老公公將小卷展來,壓在茶杯之下,接過了托盤,默聲走到皇上近前,收走舊茶,將新茶帶托盤放到皇上正前,輕聲咳嗽了兩聲。
皇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