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為大斷裂,山體多峭壁懸崖,相對高度1;2oo~1;4oo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時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6~8世紀又為道家、詩人、學者駐地,寺廟道觀遍佈。勝蹟有白鹿洞、仙人洞、三疊泉、含鄱口等。山地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21。9c,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氣鬱結,雲海瀰漫,年平均霧日19o天,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稱。山中牯嶺,又名牯牛嶺,以有大塊岩石狀如牯牛得名,海拔1;o56米。清光緒年間先後為英、法、美等國強行租佔。1935年始收回。現興建療養院、休養所等多處。廬山植物園因有地形屏障,亞熱帶、南亞熱帶植物在此馴化生長良好。2oo9年,廬山植物園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亞熱帶山地植物園。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紀期間廬山有冰川育,引起國際學術界矚目。因而廬山又是自然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6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oo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ooo餘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淨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中國江西省廬山的一條步道

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譁”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驌建立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o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蹟,代表了中國歷史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批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批世界地質公園。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o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ooo種,昆蟲2ooo餘種,鳥類17o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溼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c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c。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