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還有一張粗陋的八仙桌、兩個圓凳,以及一個存放衣裳細物的木箱子。當然,每日她回到這一間屋子之後,唯一的門口依然會被鎖住,杜絕逃跑的可能。
沒有胡狼或者三派人來叫,華苓無法離開這屋子。她也不急,將桌上陶壺裡的冷水倒出來飲了一杯,慢慢將這些日子以來所遇到的事和人都拿出來,反覆琢磨。力求對身邊的事事人人都看清表裡,儘量讓自己心中有數些,並不是壞習慣。
囚困了她的這些人,自稱為‘黎族’。這是個等級、規矩異常嚴苛的家族,高等級的族人能夠無條件指使和處罰比他低等的所有族人。
如今黎族中地位最高的人,被稱為‘夫人’。她並沒有機會見到這位夫人,但從三和胡狼偶爾提到的一字半句,她已經能確定了,如今‘夫人’便在金陵皇宮之中,享用著大丹最尊榮的一個位置——作為當朝太皇太后,扶持著不過五歲的年少皇帝,將整個大丹朝野玩弄於指掌之中。
在‘夫人’之下,黎族有上、左、右三使,瓜分夫人之下的所有權利。三使之中,華苓只見過三,或者也可稱呼其為樸解摩、諸清延。此人是三使中的右使,地位只在夫人和上使之下。三使之下,黎族又有若干分堂,各負責族中的部分事務。管著黎族修容改貌這一核心手段的胡狼,便是三使之下地位最高的葺貌堂堂主。各堂堂主之下,便是一至五等的普通族人,按照地位不同,各有各的待遇。
至於她謝華苓,數月小心討好侍奉胡狼之下,如今卻也是黎族的一名五等族人了,歸在修貌堂胡狼大人的手下聽令行事。
她現在所處之處,是在錢氏皇族的皇廟地下,一片天然生成的地下洞窟。這裡的地形如迷宮般複雜多變,四通八達,連通附近的暗河。黎族暗中將這片洞窟整修改造,經營成了一處重要據點。這股勢力隱藏得是這樣深,而與此同時,丹朝諸世家完全被矇在鼓裡。
再次回顧到這裡,華苓忽然意識到了一件事:就算黎族再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在鐘山北麓兩萬禁軍的眼皮子底下、在錢氏皇族祖宗的牌位底下,將皇廟之下的這一片洞窟經營成如此模樣。
——那麼,自然是錢氏皇族中,有位高權重的人對他們行了方便,這才合理。
這個推斷讓華苓呆了片刻,而後忍不住嗤笑了一聲。
拱手將這樣一處要緊的據點送給外族人,無異於將家族的咽喉送到了潛藏的敵人手邊。到底是皇族中的誰人作出的好事,是錢昭那個短命皇帝麼?
琢磨了片刻,華苓推翻了這個想法。錢昭此人,也算是她從小認識的,耳根子軟些,但至少分得清事情輕重,賣國賣家這樣的事,是不會做的。而再往前在位的澤帝,就更不可能了,那是一位極有野心、也有遠見的皇帝,絕不可能容忍這樣的心腹大患在臥榻之旁。
皇族中能掌握這一層次權力的人寥寥無幾,晏河、太后、皇后還有錢氏皇族的那幾位王爺,都有可能知道這片洞窟。一一排除下來,最有可能做下了這等蠢事的,其實就是那位已經被而代之、不知是否早已身死的陰太皇太后。即使不是她主使,此事也定然與她脫不了干係。
想借助黎族詭秘的修整臉容之技牟利,反而引狼入室。黎族藉助陰太皇太后送的這一把東風升上雲端,然後乾脆給這蠢女人來了個過橋拆板——如今黎族的‘夫人’易容改貌,據在太皇太后的高位之上,幼帝錢威不過五歲,壓根兒就沒有人能再節制於她。
那麼,接下來,黎族在宮裡宮外互相應和,對他們來說,整個丹朝和擺上了餐桌的一道大菜還有什麼分別?
華苓惱恨得咬牙切齒。這個陰氏真是目光短淺的蠢貨,給整個大丹召來這樣一個毒瘤!她改變主意了,她不僅要逃出這裡,還要拼盡全力,將這個毒瘤連根拔起,大丹現在境況很好,這個國度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