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殿(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好氣地道:“寶貝兒,侯爺希望你下次躺平了,不用那麼主動。”
嚴宵寒“喲”了一聲,奇道:“你要坐上來自己動?”
因為嘴欠,嚴大人被躺在他懷中的“溫香軟玉”當場掀下了床,貼著牆根、夾著尾巴溜了。
元泰帝因病罷朝三日,嚴宵寒的摺子送上去後,這一日果然得到召見。傳諭太監對他的態度比先前還殷勤,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一是差事辦的好,無論真相是什麼,至少皇上對這兩個案子的結果是滿意的;二是元泰帝病情甚重,除了諸位皇子每天進宮侍疾外,只有幾位年高德劭的老臣被召見,外界議論紛紛,猜什麼的都有。嚴宵寒在這個時候能被皇上記起來,足可稱一句簡在帝心。
覲見地點仍在養心殿。
元泰帝和皇后稱不上伉儷情深,但多年來皇后謹言慎行,從未行差踏錯過一步,楊家當年又有從龍之功,是以元泰帝對她雖稱不上十分喜愛,但也給予了相當的信任。然而楊皇后竟然在元泰帝眼皮子底下不聲不響地搞出了這麼大一件醜事,無論是作為皇帝、還是作為男人來說,皇后此舉都無異於在元泰帝的臉面上抽了一記響亮的大耳刮子。
陛下顯然被刺激的不輕,嚴宵寒看見他時嚇了一跳。那高高在上的男人滿臉病容,總是睥睨下視的雙眼渾濁暗沉,兩鬢花白,哪還有一點威儀強幹的帝王模樣,分明已是老邁枯朽的徵兆。
元泰帝聽他一一備述前事,先是象徵性地勉勵了幾句,而後忽然毫無預兆地話鋒一轉,問道:“夢歸,你覺得朕百年之後,朕的這些兒子們,哪一個堪當大任?”
嚴宵寒背後的冷汗剎那就下來了。
做臣子的,最忌諱在立儲之事上多嘴站隊,他除非是活膩歪了,才敢問什麼答什麼。
幸好昨晚他和傅深除了胡鬧,還說了兩句正事,那其中正包含著現成的答案。嚴宵寒定了定神,先推讓了一句:“臣惶恐,不敢預陛下家事。”
元泰帝不以為意地擺擺手:“但說無妨。”
嚴宵寒便將傅深昨晚那番話重新整理,加上溢美之詞,給元泰帝背了一遍,中心思想就是“離了您誰都不行,您得保重身體,繼續教導兒子們”。
這記馬屁拍到了元泰帝的心坎裡,他的臉色肉眼可見地和緩下來,沉吟許久,感嘆道:“朕沒看錯你。”
尋常臣子能得見天顏已是畢生至幸,嚴宵寒卻常常被元泰帝拉著推心置腹,這是多少重臣權臣求都求不來的機會。然而他並不想要特殊待遇,還不夠心驚肉跳的,嚴宵寒寧可去提刀砍人。
誇完了他,元泰帝又道:“據有司奏報,荊楚兩地今年所納稅銀,比去年減了約兩成,查當地既無旱澇天災,亦無人禍,卻有大量百姓典賣田地,成為流民。朕已令齊王下月啟程,親往荊楚查明該案,你帶幾個人隨行護衛,若有緊要情形,可便宜行事。”
說了一車廢話,原來還是要給他派活,嚴宵寒暗暗撇嘴,孰料下一刻元泰帝卻道:“待你回來之後,便以飛龍衛欽察使身份,入英華殿議事。”
這下子嚴宵寒徹底愣住了。
英華殿議事始於國朝初創之時,太’祖遇不決之事,常召群臣於英華殿奏對,久而久之,遂成定例。
後代皇帝因疾病或其它事而無力操勞國事時,便可開英華殿議事。最初只有宰相和大學士可以參加,後來範圍逐漸擴大到六部尚書。皇帝不理事,英華殿即為中樞,眾臣共決國事,上奏後得天子硃批准許,便可下發朝廷施行。
大周開國以來,還沒有武將入英華殿議事的先例,更別說嚴宵寒還不是什麼正經武將——他可是文臣們最痛恨的朝廷鷹犬,貨真價實的奸佞權臣。
元泰帝大概是病糊塗了,把嚴宵寒放進集英殿,跟把一隻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