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好,不必救濟了。”太子一驚,可接著一想就明白了:朝廷已經無力救災,無糧無錢,有些地方甚至無官無吏。此時如果民眾不滿,開始造反,朝廷只有束手待斃。所以皇帝說死的人越多越好:人都死了,就不會成為暴民了。
太子深感自己的淺薄,施禮道:“多謝父皇指教。”
皇帝心中多少喜歡太子這種虛心,指點道:“不僅不能去救助,對重災之地,最好能設卡嚴防!寧可讓那些饑民餓死在當地,也不能容那些饑民奔逃四方!你可知為何?”
太子緊張地應對:“此乃壯士斷腕之舉,既然無法救助那些饑民,讓他們逃荒在外,或是搶劫或是乞討,會讓周邊地區也淪為重災之地,所以,不能讓他們流竄。”
皇帝聽到太子講得這麼堂皇,點頭道:“你明白就好,照著這個尺度理事吧!”
太子深禮到地:“多謝父皇!”
皇帝坦然地受了太子這一禮,他讓太子理國事,這是多看得起他,太子自然該如此禮待自己。可是看到太子召集人進來,將奏章抬出去,語氣裡很有些指使頤氣。而且,太子一向微駝的背,竟然在揹著他時,挺了起來,皇帝心中又隱隱地不快起來:朕還是皇帝!就是讓你代為理事,也不是讓你就成皇帝了。這一點,皇帝覺得得找個機會讓太子好好認清一下。
太子讓人抬了奏章,回了東宮,馬上讓人把自己的心腹們召集來,然後一邊翻讀奏章,一邊急不可耐地等著那些幕僚們的到來。
等到人來了,太子不無得意地向奏章上一擺手:“這是父皇給本宮的,讓本宮批閱回覆。”
眾人都紛紛驚呼:“啊呀!太子殿下!這是皇上將國事交予太子了!”
“恭喜太子殿下!賀喜太子殿下!皇上終於完全屬意殿下了!”……
聽著這一聲聲祝賀,太子緩緩地出了一口長氣,真不容易啊!這麼多年,這麼多擔憂,現在終於能替父皇閱覽奏章,准奏國事了!這就是半個皇帝!他真實地感到他一隻腳已經踏在了那皇座前的腳踏上,再有一步,他就是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了。
一個幕僚問道:“皇帝可說了什麼讓太子如何審閱的話?”
太子不在意地說:“父皇覺得只要民不暴。。亂,死多少人都沒什麼。”
幕僚回答:“既然這樣,就更好辦了。太子只需細察各地有關匪情的奏章,將其報給皇上,聽皇上的旨意,其他的,不就全憑太子之意處理了嗎?”
太子點頭:“正是。你們把這訊息散出去,讓那邊也清醒清醒。”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呀!”
不多時,滿朝野都知道了皇帝已將全部奏章交予太子批覆,太子儼然為監國,有了生殺之權!一時,對太子巴結的人驟然大增,呂府門前也車馬如龍。
眾人都來對呂老太傅表示慶賀,呂老太傅笑眯眯地接待了所有的人,可是到了後堂,卻沒了笑容。他面對著牆上的一副字沉思良久,才遲緩地對人說:“去給太子妃傳個信,讓她勸太子悠著點。”
門人答應下來離開了。
可是呂老太傅並沒有動彈,依然面壁。
他得到過多次訊息,太子雖然遣散了後宮,可是對太子妃極為不敬。太子妃的規勸太子怎麼可能聽?但是他只想透過太子妃傳遞這個口信,不想讓人特地去告誡太子,會顯得呂家無條件地支援太子。怎麼可能無條件?條件是太子妃懷孕!呂老太傅此時只能等待,不能做別的要求了。太子都沒有後宮了,他還能要求什麼?
呂老太傅嘆了口氣,低聲道:“豎子不足與謀啊!”這是史記項羽本紀裡的一句話,呂老太傅深深後悔當初選了太子為孫女婿,真該挑三皇子!可是當初,皇后在正宮坐鎮,太子是得皇帝親教的長子,怎麼看都是日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