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上說:“富貴發心難,貧窮佈施難。”

宋朝秀才張拙見禪師,師問他姓名,他說姓張名拙,師曰:“覓巧不可得,拙自何來?”張拙因此有省。說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你懂了,你做到了嗎?懂有什麼用啊!“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真心無體相、無方所,“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一切皆如夢如幻,執著有個道可得,這就是魔。你到了嗎?沒有到,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說什麼不在座上,你沒有到,少說大話。“我無知人之智,而有自知之明。”期望各位立志濟世利人,自己沒有成道,就沒有本事入世救人。方法呢,放下即是。放不下所以要管理,如果真放下了,何須管理?上座。

(八點五十四分坐第三枝香)

道還要加上德,德就是得。什麼是正心誠意?“一念不生全體現”,這就是正心誠意。人一天沒有人管訓就會跋扈,“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天到晚自己以為了不起,有什麼了不起。剛毅木訥近乎仁,語言要少,富貴功名嘗過了就沒有意思了。想救世救人,要從道德身心性命上來。歷史都是重演。學問之道在己,“達則兼善天下”,未嘗不好,但是你得從“窮則獨善其身”開始。

打七講這個做什麼?古來禪宗大德都講這個,豈是整天扭鼻子呢?聽了就過去了,不要用心去把他記在心裡。放下!放下!放下就到了。就是你放不下,念放不下,身心也放不下。禪宗以般若為主,修般若者如冰稜上走,如劍刃上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未悟之人,如喪考妣;已悟之人,如喪考妣。

()好看的txt電子書

有所得之人為什麼搞掉了呢?狂妄嘛!下山以後保任下去,心頭放下,就是真放鬆。三三兩兩在那裡閒談,有什麼用?一切眾生顛倒、痴狂。這下真醒了吧,一言驚醒夢中人了吧!

(十點四分坐第四枝香。十點三十四分下座。)

萬籟寂然,清清明明,就是這個。保任這個,空靈就是你的法身,但是不要執著空靈,執著就不是諸法空相了,不要守住身體呀!“放四大,莫把捉。”守身體就是 被感覺困擾。不理他,就擺下來了。

煩惱哪裡來的?妄念來的。妄念哪裡來的?真如本體所現的用。無斷除之心,坦然而住。骨血都化了,脫胎換骨。人還要清瘦一點,長壽的人都是瘦的,“列仙之儔,其形清癯”。氣脈沒有歸元,修個什麼道?注意啊!“一念不生全體現”,就到了。放下呀!只有兩天了,快得很。“天地為爐鼎,身心為丹藥。”把身體丟在那個大爐鼎裡,讓他受盡煎熬,這才叫做仙佛合參。心清淨,一念不生,身清淨,無障礙,這就是靈丹,你以為肚子裡有個東西啊!那不是生癌了嗎?參!

(十一點整坐第五枝香,十一點半下座。)

如何是得道的境界呢?聽:“滿目雲山皆是樂,無邊光景一時新。”這不是悟了。而是身心都轉變了的樣子。

有一天釋迦佛升座說法,文殊敲椎說:“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釋迦佛就下座了。什麼是法王法?一念清淨即是。儒家說窮理盡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格物之理,你也懂了,物理原則你也懂了,“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命),萬劫英靈難入聖”。什麼是丹?神凝氣聚,氣住脈停。我這些話,都是對大眾中篤通道家者而說。

(下午一點三十五分行香)

“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那麼容易,就是辦不到。氣脈歸元,元在哪裡?無所歸,即是元。住在哪裡?哪裡也不住。氣不入中脈而得明心見性者,絕無是處。發心修道,處處都是魔障,要跳出來就難了。邪正二道,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