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卻不見得擁有比父皇支撐更大的倚仗。
太皇太后崇尚無為,朝臣們也多習慣了這樣犧牲邊境百姓利益、送出一兩個公主,來換取少許太平的日子。
對他們來說,匈奴雖然可惡,但比起戰爭引發的未知後果、也許更甚於白登之圍的困境,顯然,區區一些邊境人口財物、幾個不管有沒有漢室劉氏血統的公主,都是完全值得犧牲的。
但劉徹不願意。
他在母親將二姐姐南宮公主(這個稱呼應該是等南宮公主被接回來、嫁給南宮侯之後才有的,莫為了方便會提前使用)給推出去和親、以換取父皇對他們母子幾個的越發憐惜之前,就不贊成這種割肉喂虎、助長敵寇的軟弱行徑。
在南宮公主和親之後,他越發痛恨匈奴。
他要奪回先祖失去的土地(主要指被冒頓單于弄走的河套平原)。
他要讓敢犯大漢天威者盡皆伏誅!
——可惜,從祖母到朝臣,就沒幾個支援他的。
支援他擯棄黃老之學、另尋治國之道(最好是儒學,王太后崇尚儒學)的母親,也不支援她。
即使劉徹口不擇言之下,連“母后難道要姐姐一輩子待在那蠻荒之地?莫非要您的孫女、曾孫女……也像姐姐一般犧牲?”都問出來了,王太后仍不改初衷。
儒家不像黃老無為,可顯然也不支援戰爭。
劉徹因此,第一次懷疑全力支援儒生、與黃老學派爭奪治國思想引領學派地位的正確性。
但不支援劉徹的,不只是王太后。
連能為了皇權正統,得罪親姑母的魏其侯竇嬰,也不支援劉徹對匈奴用兵。
劉徹幾乎孤立無援。
——否則他為什麼會優容李當戶?
——當然不可能是因為李當戶阻止了對他不敬的韓嫣!
——劉徹與韓嫣幾乎無論尊卑,與其說韓嫣對劉徹不敬,不如說膽敢說他家阿嫣不敬的李當戶更不敬。
——他會忍下李當戶對他家阿嫣的不敬,不過是因為,李當戶是李廣的兒子,而李廣作為常年在邊境抵禦匈奴的將領,他是難得支援劉徹對匈奴用兵的人之一。
建章營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並不是!請留心看注,一切來源於莫的怨念和腦洞)。
既然支援的人少,那劉徹就自己培養支持者。
既然竇嬰反對的理由主要是“大漢缺騎兵,遭遇匈奴連追都追不上,何談出擊”,那劉徹就自己練騎兵!
至於衛青,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劉徹在和阿嬌賭氣、並表達自己對衛子夫肚子裡頭還不知道是男是女的第一個孩子之重視時,本就存心提撥衛氏家人。
兩年多前,衛子夫因此獲封夫人,其無甚能為的兄長衛長君都成了侍中,衛氏的姐妹,衛孺得以嫁給了太僕公孫賀,衛少兒得以嫁給了陳平的後人、詹事陳掌……
而本為平陽公主府上騎奴、在馴養馬匹上很有一套本事的衛青,又經劉徹偶然興起琢磨一二,發現這孩子又本分、又忠誠,還在兵事上頗有天賦,於是在同樣賜封侍中之外,還讓他成了建章營騎的一個小頭目,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韓嫣對這位衛侍中還挺有印象的。
不是因為侍中還兼職給皇帝暖床,也不是因為衛青模樣清俊頗有風姿,而是因為他年紀輕輕,在騎射軍事上就很有靈氣。
他很可能成為劉徹插入匈奴胸口的利刃之一。
韓嫣自然願意為他家阿彘留意著。
所以畢夏震提“羽林衛”時韓嫣滿頭霧水,提起衛青所在,韓嫣就能立刻想起來,並微笑:
“為帝皇羽翼,如林之盛嗎?果然是個好名字。”
畢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