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連複式蒸汽機都不用了,我們用回單流的,甚至連鋼板都不要十公分的,五公分便足夠了。這戰時標準船啊,就是怎麼便宜怎麼來,越便宜越好。”

徐華封嘩啦啦一番話,只把時代退後三十年。煙管鍋爐就是蒸汽機車用的那種荷蘭式鍋爐,這種鍋爐的壓力只有十五個大氣壓。溫度也不像水管那般,動不動就四五百度。一般都不超過兩百五十度,在這種情況下,水桶、水管等鍋爐部件的材質可以不用鉬鋼,用好一些的紫銅便可,在一百多度時,紫銅也有22公斤/平方毫米的強度。至於往復蒸汽機或者是單流機,那不但便宜,而且對材質要求也不高,一般的低碳鋼就可以了。

徐華封說完技術要求,魏瀚幾人都吃了一驚,鄭清廉道:“華封先生,煙管鍋爐啟動太慢、佔地有大,煤耗更是極高,再配上薄鋼板,這船造出來有人要嗎?”

技術和產能是徐華封的事情,市場銷售問題那就是楊銳的責任了,鄭清廉如此問,徐華封目光錯過楊銳,最後道,“一旦開戰,要的是把船造出來,而且要最快的把船造出來。正是怕沒有鉬鋼,這才用煙管鍋爐;為了多造,這才用薄鋼板。總理其實是考慮到我們造船廠是新建的,要是熟手,那就不是三個月造一艘標準船了,而是一個月造一艘標準船。

按照工部的統籌安排,要想發展工業,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從造船開始,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低,一個高中生幾個月培訓下來就能上崗,幾年下來各種工作都做一做,那就是合格的技工了。不過這個六萬噸的船廠,需要幾萬熟練工人,今天請你們來,一是討論建廠方案,再是討論標準船選型,今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我在、總理也在,很多事情都好說。”

“還有一個就是國內河運也需要船隻,這一次也把內河各種航道的船隻議一議吧。”楊銳在徐華封說完之後補充道,他這次不是為了標準船開會的。

魏瀚幾個來之前只說討論造船廠擴建,本以為是有一個萬噸、一個五千噸船塢的江南造船廠再次擴大,沒想到這根本不只是江南造船廠擴大,而是全國的造船廠擴大。全國官辦船塢,除了江南外,還有福州馬尾和天津太沽,但這一次商議卻不見馬尾的楊廉臣,也不見太沽的沈瑞慶,著實讓魏瀚和鄭清廉奇怪,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更何況現在江南造船廠已經是國內除香港外最大之船塢,江南局商議過了,那就是全國商議過了。

楊銳還是把之前沒說完的話題,不過他不再說,而是問道,“五年之內要建實現二十萬噸的船塢,你們說一說吧,都有些什麼困難?”

楊銳說是五年,幾人稍微沒那麼恍惚了,還是魏瀚道:“總理大人,剛才聽說都要建萬噸船塢,下官以為一個船廠的船塢還是大小搭配的好,一個船廠兩個萬噸的即可,再建四個五千噸的,餘下的,最好還是建兩個三千噸的,四個千噸的小船塢好。現在江南局多是幾十噸、幾百噸的小船訂造合同,少有數千噸的大船。”

魏瀚說完又補充道,“下官還是以為萬噸船塢不必建那麼多,一個船廠一個便足以,另一個萬噸船塢改八千噸最好,再加上兩個六千噸、兩個三千噸,兩個千噸,一個船廠三萬八千噸便好。這樣一個船廠只需五千人,三個便是一萬五千人,現在江南局有三千人,再加上馬尾和天津太沽。還有其他民營船塢,五年之內還是能找到這麼多工人的。”

“嗯。有道理,”楊銳其實對造船也就是狂想而已。他只想著一戰多造船,但是現在標準船的噸位都還沒有定,他只想造萬噸輪,現在魏瀚把船塢變為諸多笑船塢,他覺得還是有道理的,畢竟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