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沒有開口置喙過一句。
待從待客廳裡走出來,沈予才詢問出岫:“我是不是狠心了點兒?”
“不,你做得對。”出岫朱唇輕啟:“留下清意,會再生嫌隙。”
“總算讓你滿意一次了。”沈予情不自禁攬過出岫,彼此相擁而立。他們一個身姿挺拔猶如勁松,一個身段娉婷宛若白芍,實在般配至極。
嗅著獨屬於出岫的馨香,沈予滿是憧憬:“我很期待咱們的婚儀,看來要快些定日子了。”
番外4:各有歸宿路不同
沈予只在煙嵐城停留了兩日,便啟程前往北地赴任。臨走之前,他與太夫人商量了迎娶的日子,定在今年十月十九,取“十全十美、長長久久”之意。
之所以將日子定得這麼早,一來是沈予自己著急,唯恐拖下去再生變數;二是北地冬季寒長,直到來年四五月份才會回暖,若不早些迎娶,還要再多等一年;三則是因為雲想容的產期在今年臘月,她是必死無疑的,太夫人不想讓出岫沾這個晦氣,才讓她在此之前出嫁。
十月十九成親,意味著出岫要在九月初前去北地。滿打滿算,也只剩下四個月的時間了。而在這四個月裡,雲府不僅要為出岫置辦嫁妝和嫁衣,還得將婚嫁的“六禮”按步驟走一遍。
如今出岫改嫁,只是太夫人和沈予的私下商定,沒有按照婚嫁儀式的規矩來走。可兩人都想讓出岫風風光光地改嫁,於是打算在“六禮”上做足功夫,每一步都不能免去。
所幸沈予考慮周全,他從京州出發赴任之前,便已差人去了趟北地,說動程國公親自來做這樁婚事的主婚人。
說起這位程國公,來頭可不小——
程氏最初乃是北熙世襲的公爵,長期駐守閔州,和雲氏閔州一脈多有來往,程國公本人也與雲承的生父雲潭交情匪淺;
後來臣暄舉事之後,程國公審時度勢與臣氏聯姻,將女兒嫁給了臣暄的義弟臣朗,由此臣、程兩家共舉起義大旗;
再看如今南北統一,因為有臣氏這層關係,程國公依舊屹立不倒,平穩經歷了三朝變遷。
程國公本人是戎馬起家,其人交遊廣闊,沈予在北地整編軍隊時,因緣際會與他成了忘年之交。後來,他的女婿臣朗又說動天授帝免沈予一死,也間接促使程國公與沈予的交情更加深厚。
因此,一聽說沈予缺一個主婚人,程國公二話不說欣然應允。沈予甫至北地境內,便接到了這個好訊息,於是他立刻讓暗衛給太夫人捎話,將此事告知。
既然沈予找好了主婚人,太夫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她開始尋思送親人選。出岫遠嫁北地,送親隊伍要從煙嵐城出發,這一段路程太長太遠,送親之人不僅要身份得宜,還得萬分可靠。
按照傳統的婚嫁習俗,送親之人應該是女方的兄弟手足。可出岫的情況太過特殊,她是二婚,又從婆家出嫁,且還是父母不詳的孤女出身,哪裡能找得到兄弟姐妹?
太夫人前思後想許久,終於想出了一個折中之法——三爺雲羨去送親,順帶讓三房分家,把雲羨派去打理北地的生意。
為此,太夫人特意將雲承、雲羨、竹影三人招來榮錦堂,當面商量此事。
雲承在京州參加完聶沛瀟的婚儀之後,便與雲羨一齊返回煙嵐城,剛好趕上莊怡然的產期。當時出岫去了京州為沈予求情,三人便在路上錯過了。
原本大家都以為沈予必定凶多吉少,出岫必定傷心欲絕,可誰料一夜之間情況急轉直上,不僅沈予受封威遠王,而且出岫也要改嫁了!
雲承與雲羨對此連連稱奇,同時也為出岫和沈予由衷高興。故而太夫人一說讓雲羨擔任送親使,他便一口應承下來。
“你帶著鸞卿去北地罷。”太夫人對雲羨說道,態度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