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賣點海島上的玩意,雖說不是幽平城赫赫有名的店鋪,但在很多人的眼裡,也算是小有名氣。特別是宮中出來的那些小太監們,我賣給他們的價格,比尋常價格還低了一成,東西又實在,所以有好幾個太監時不時的就來我店裡坐一會兒,久而久之,倒還成了朋友。”

我點點頭,“職位呢?”

幹三歸回答道:“宮裡大大小小的管處很多,我最熟悉的就是御膳房總管太監王公公的貼身小太監小罈子,另外還有御書房的管事朱公公,最後一位是內務府織造監主管路公公。”

說起認識的這三個人,幹三歸的臉上不禁浮起一絲得意。

大元國以商業立國,很多國策和法令等等都是初代皇帝定下來的,可供後代皇帝操控的並不多。

拿宮中的太監們來說吧,他們哪些能插手,哪些不能插手,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就算是昭宗也不敢違背祖宗的法令,讓他們管很多事情,否則朝廷內外的大臣們可都不是吃素的!

正是因為可以掌握的權力不多,所以大元國的太監們是各國中行動最為自由的,平日只要宮裡的事不多,就可以跟著管事的太監出來逛逛。

各位主管們由於需要各種訊息來源的管道,瞭解皇城內外的動靜,對這種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此的寬鬆政策,無疑讓宮裡宮外的聯絡變得緊密起來,娘娘們無不趁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勢力,而各位大臣及富豪貴族們也趁機接近宮中的娘娘們、主管們,好為自己的前程打下基礎。

昭宗的母親出身小家碧玉,可由於她溫柔嫻淑,再加上昭宗從小聰明伶俐,又寬厚待人,因此前任皇帝最後選擇昭宗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昭宗在小的時候過的日子並不大好,因為很多人都捧前面的皇子去了,沒有多少人注意到母親孃家毫無勢力的他。

因此在昭宗的少年時期,除了幾位妃子之外,他的知心好友就只有幾個身旁伺候著的太監,平日沒事他就教他們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甚至連兵法都有研究,久而久之,他身旁的幾個太監都成為文武全才的人物——有了這麼多好幫手,也為他日後爭奪皇位定下了基礎。

而且這幾個太監人品也不錯,雖然幫著打理宮中事務,還偶爾幫忙參詳一下朝政,可從來不囂張跋扈,即使有,那程度比起皇子皇孫們、皇親國戚們,要好得太多。

故而,看著這十幾年來都沒有出問題,大臣們對這些太監們的警戒也放鬆了不少。

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昭宗原來的幾個心腹都已老去,現在只剩下崔德全一人,而曲田虎等幾個年輕一點的太監,無論在情感上還是能力上,在昭宗的心目中都還差了一點。

正是因為如此,昭宗對崔德全恩寵有加,平日隔三差五就邀崔德全喝酒小聚,每每有好的東西上貢,他也會給崔德全留下一份……甚至於有些事情,連皇后和幾位娘娘都說服不了昭宗,但只要她們最後請動了崔德全,那麼一定會順利達成目的。

“三人之中最重要的還是路公公。”

幹三歸接著解釋道:“路公公以前是崔德全的貼身小太監,雖說不是最得崔德全信任的,但能執掌重要的織造監,也代表著他是崔德全一系的重要人物。”

我頷首一笑,要是幹三歸能和崔德全的心腹交情好,那反倒是奇怪。

眾所周知,做情報這個工作,最緊要的就是要低調,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否則隨時都有暴露的危險——試想,要是誰都認識你,你四處活動時,還不被人立刻記住或者認出來啊?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不動聲色的問道:“這位路公公品行怎樣?”

幹三歸道:“他有著太監們都有的毛病——貪財,可是膽子很小,平日只敢貪圖點小便宜,如果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