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統帥最為期盼的一句話:

“川軍將士們保證聽從李長官指揮,奮勇殺敵,以報答知遇之恩”

282章 飛翔的夜鷹

282章飛翔的夜鷹

軍事上有句很直白的話,那就是無糧不守。這無論在冷兵器時代的過去,還是飛機大炮的近現代,甚至是可預見的將來都是真理、鐵律

作為快固守了皖西城宣城近一月的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同樣是逃不出這個規律的,即使周大少團長被人們稱為神仙也罷。川軍獨立旅的數千部隊加上宣城老百姓近兩萬餘人。就按一人一天七兩糧食的定量,那也要一萬多斤的糧食。一個月就是龐大的數目字了

而的宣城,戰前也就有十餘家大糧商。其中最大的一家老闆叫孫得旺的大糧商,基壟斷了宣城一帶的糧食市場,常年囤積糧食在二、三十萬斤左右,是廣宣一帶有名的大糧販子。

沒跑得贏,其實更多的捨不得自己囤積的二、三十萬斤糧食的孫得旺,也被日軍圍在了宣城城內。開始還有點中國人血性的孫得旺還捐助了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兩萬斤大米。

但隨著戰局的發展,時間的拖延,鬼子長期圍困造成的糧食短缺日趨嚴重。宣城城內的糧食價格那是打著滾頭往上翻,一天一個價。從38年開年以後,那更是扶搖直上九萬里,鬼子圍困宣城前,每斤大米賣價是一角二分。元月十日,圍城一月,糧價已經暴漲到每斤大米一元三角左右,那是足足漲了十倍多

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因為在廣德前線時,補充過一次,還有些糧秣的儲備。而早已經吃得米缸空米罈子淨的很多宣城老百姓,已經蒐羅了一切可以在刺骨的嚴寒中填肚充飢的可以吃的東西:有雞的宰雞,有狗的殺狗,宣城城內除了人,他**的耗兒都遭人逮光吃了

實在無法的人們只好一天聚集在川軍獨立旅的各個部隊的駐防地倒向這些老總乞討一口吃的活命,其悲慘境遇令人萬分同情。周大少團長最看不得這些,弟兄們只好從自己的口糧中節省點勻給宣城老百姓們,頭痛的周大少團長一天光給已經斷炊的宣城老百姓熬活命的米粥都要分發出上千斤糧食出去。

更令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的將士們氣憤的是:宣傳城內的以孫得旺為首的大糧商,在這個需要軍民彼此同舟共濟的時刻更是落井下石,每日限量賣糧,糧價那是一日三變。家中沒有兩錢的宣城普通老百姓早就買不起糧食了。就算是財大氣粗的不缺買糧錢的周大少團長都花的心痛:格老子的,跟買金豆豆差球不了好多了

為什麼不實行軍管?川軍獨立旅的眾人一致強烈要求周大少團長採取果斷的嚴厲措施:把這些缺了人味的昧心糧商全部抓起來斃了學李闖王把糧食都分了

周大少團長卻對哥子弟兄們大談起戰爭其實就是打各自的後勤保障能力的話題,最後才說道:

“我們川軍獨立旅擅自從廣德撤守宣城,給宣城老百姓增加了不該有的負擔,而且擷取陳誠的軍需軍備,已經揹負了罵名。如果再採取激烈的軍管措施,不妥。經濟的問題我們不妨採取經濟的辦法,多則賤少則貴,孫得旺些宣城無良糧商只顧自己謀取暴利,幾個跳梁醜罷了。看老子怎麼打整孫得旺這些黑心爛肺的雜碎”

周大少團長的打整其實很簡單,用自己的那架改成了運輸機的梟龍從武漢把大批糧食運到宣城即可。

說起來簡單,但是在當時白天、晚上日機肆虐的情況下,只有晚上才可能有機會進行運輸空投,還要冒著很大的危險。

周大少團長乾脆給飛鷹、梟龍的飛行員們配備了紅外夜視儀,投機取巧的把當時只能晝間使用的飛機改成了可以在良好的夜間氣候條件下簡略使用的“全天候”飛世界上第一種奇怪的可以在氣象條件有限的一定條件下使用的夜間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