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有花木蘭之勇敢,氣的是她到底是太魯莽了。

魏喬兒既是來了,又有何等理由回去?於是,老國公應允魏喬兒與男兒裝扮于軍營中行走,幾名親隨見過魏喬兒的無疑都稱呼她為喬公子。

三日後,戰事迫在眉睫,兩軍兵戎相見,魏喬兒先前曾與老國公和幾名將軍做過商議,平霞山地處高地,多為陡峭巖壁,若能借東風之勢,便可以火攻一舉拿下此戰勝利,這對於糧草短缺的北朝大軍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法子。然而,今日便是最好時機,老國公命大軍分為三列,其中一隊隨左右兩位將軍與魏喬兒出軍迎敵,另外一名將軍率一隊上了平霞山,準備碩大岩石捆上草繩,以令旗為訊號,點火滾下。至於剩下的一千名精兵,將由老國公親自率領,負責斥候。

兵戈相見,鐵馬錚掙,兩國交戰死傷無數,襄國護國將軍吳廷能征善戰,輕而易舉將右將軍挑落馬下,襄國勢氣受到鼓舞,吶喊聲轟天雷鳴,右將軍負傷之後能安然而歸已實屬萬幸,待他退回內營之後,襄國再次發起猛烈攻擊,左將軍依舊不敵吳廷攻勢,幾次險些被他那金頭霸王槍挑落馬下。

魏喬兒與不遠處觀戰,心中焦灼不堪,以她看來,這吳廷的確是個難以敵對的人物,若非早已佈置,恐怕今日一戰輸便會是北朝大軍。魏喬兒自小跟隨老國公習武,唯有騎射最為出色,為了不讓左將軍落馬,她當機立斷取過弓箭,瞄準吳廷要害射去,誰料箭欲中吳廷胸口之時,卻橫空被另外一隻箭羽阻攔,雙雙落地。

射箭之人騎馬上前,含笑而道:“閣下此舉實在非君子所為,實不可取。”

魏喬兒氣急敗壞道:“我可不是什麼君子。”說罷,魏喬兒將頭上青銅簷翅兜鍪取下,一頭青絲隨風而散,此時兩軍都很是震驚,好端端的怎會多出個女子,不知何人從人群中吆喝了一嗓子,這是老國公的女兒。

射箭之人聞言便笑了起來,“原來是雍國公的千金,我乃襄國三皇子,趙珏。”

“少說廢話,你剛才射箭阻攔,可見你騎射功夫不錯,我便與你較量一二。”說罷,魏喬兒再次拉弓欲射箭。

趙珏忙道:“姑娘好氣魄,趙珏多有佩服,只是女子終歸是女子,不應上得沙場,自古有傳女中豪傑花木蘭,她能上得沙場無疑是情勢所迫,如今雍國公有五子在身,何以讓你一個姑娘家來送死?”

“呸,就憑爾等也想取本姑娘的性命,簡直痴人說夢。”說罷,魏喬兒拉弓搭箭,瞄準趙珏面門直接鬆了手。

趙珏落於馬上不慌不忙,同樣拉弓搭箭,輕而易舉將魏喬兒的箭打撞了出去。

說時遲那時快,左將軍不敵吳廷被挑落馬下,身受重傷。吳廷自是看不慣女兒家上陣殺敵,為了給北朝一個諷刺,他揮鞭勒馬,戰馬雙腳離地,眼瞧著快要落到左將軍身上時,大風呼起,山上行軍打了旗號,魏喬兒自知左將軍難以救下,卻也不得不試上衣試,她再次拉弓搭箭朝吳廷射去,然而這一次卻沒有等到趙珏的箭羽。吳廷當下一驚,勒馬一轉身以金槍擋掉射來的箭羽,他只覺著金槍一震,沒想到一個姑娘家竟有如此蠻力。

左將軍得以保全性命,急忙上馬落荒而逃,魏喬兒見山上已冒起滾滾濃煙,當即下令命全軍撤退,待大批軍隊撤走之後,山上火石已經滾了下來,襄國一看大事不妙作勢想要撤退,不過卻為時已晚,襄*隊損傷無數,幸得趙珏早有預防,提前在不遠處的挖了一條坑窪,待襄國撤到坑窪以外,方無性命之憂。

一條火蛇將兩軍分隔,趙珏隔岸喊道:“今日未分出勝負,日後再戰。”

老國公騎馬而來,吶啊道:“今日輸贏想必三皇子心裡有數,若要再戰,恐怕需要等些時日了。”

趙珏笑了起來,“未來之事,猶未可知。”

襄國撤軍,北朝歡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