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被抽調兵力的幾部正規軍之一。
這個北沼黑頭烏護出身的漢子經過幾年的廝殺如今也成長為一個軍中宿將,軍務運用十分嫻熟,雖無過人的天才,卻也將數年來的經驗在這個戰場上運用得有板有眼。
唐軍面對西線回紇有正西與西北兩大部分,其西南即為天山,正西是郭威,兵力配備中是明威軍、奚偉男部加上民兵,基本是以郭威為中心,西北則是以室輝所在營為中心,在司馬署的考量中同樣數量府兵的戰鬥力至少是民兵的三倍以上,所以從編制高低以及裝備情況看來郭威部要比室輝部弱得多,根據破陣破弱的鐵則,郭師庸倒是對郭威這邊更加擔心些,所以讓他回去其實也是為了怕出差錯。至於室輝這個從昭山一戰就跟到現在的青年將領,郭師庸可以說是看著他成長,對他的根底十分清楚,因此反而放心得多,覺得西北在室輝這裡不會出錯。
室輝也確實不負郭師庸的期望,張邁出發之後他將所部軍馬料理得井井有條,自己所統攝的區域性戰局不露半分弱勢,每天依然派出騎兵巡河,儘量要不讓敵軍窺破唐軍的虛實。
然而限於資質,室輝的能力也僅到這裡了,當初在楊易麾下他可以很好地執行楊易的戰略戰術,但要他自己放眼於整個戰役戰場並根據各種微妙變化而做出某種直覺的判斷,那就不是室輝所能了。他是一個好將領,一個不錯的執行者,卻註定不是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料敵千里之外的天才。不像楊易、郭威、柴榮等人般可以給人驚喜。
烏宰河自中游一下這時已經乾涸,有些地段就散還有水也都和泥沙凝結成一起,回紇人在西北面的騎兵往來顯得稀鬆,似乎都已經在寒風中失去了戰鬥力一般,日復一日的僵持讓兵將們都產生了厭倦,直到這一日太陽忽然高掛,卻是冬日中難得的一個晴天,就連北風中的冷意也沒那麼明顯了,中午還沒到已經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使得大地之上所有生物都感到舒服。
“要是這樣的天氣,多持續些日子就好了呢。”
室輝出砦巡邏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在砦外哨崗的青年士兵這樣說,跟著身邊另外一個老兵說:“這樣的天氣,應該會持續幾日的,今年興許會是一個暖冬呢!”
“暖冬?那可就好了。”
“沒什麼好的,”老兵說:“夏天就應該熱,冬天就應該冷,這是老天爺的常道。所以才有瑞雪豐年一說嘛。今年若是暖冬,來年的收成可未必會好。”
室輝走過的時候聽了這麼幾句,想起還在夷播海時老牧人傳授他的關於天氣的常識與歌訣,隱約記得是如此,他心裡想著:“再熬一段時間,回紇人一定得退回嶺西去了吧。那時候這裡的大部分人就都得解甲回去幫忙農事。若來年收成真的不好,那麼就得將力氣都花在農牧上,接下來兩年可能就不會有戰事了。就算有戰事也不會像今年這樣大了。”
連年的戰爭只有最狂熱的高層才會熱衷,下層士兵的話是會很疲倦的。室輝想起了自己在高唱的老婆和孩子,心裡忽然湧起一種溫馨,也希冀著能夠早日回去團聚。
與此同時的明威軍中,楊信卻抹拭著他的寶槍“銀梨”的槍頭,對徐從適說道:“聽說現在回紇人佔據的碎葉河以前也是大唐的。”
“嗯,我也聽說是。”徐從適應道。
其實在中原的時候他們反而都不曉得,大唐滅亡以後,中原人對西域的關注就降低到了忽略的層面,連西域的現狀都不關心,更別說是西域的歷史了!
但這些關隴漢子無論出於什麼緣故,在進入天策軍以後卻就接受了天策軍的教育,張邁對西域歷史的梳理十分重視,對於哪裡是大唐的疆土、那些部族是大唐的藩屬都在文訓中讓將兵們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