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之結果,但是革命免不了付出代價,且推翻政權,哪有不流血犧牲者?爹引金軍入關,利用其軍力,其革命所付代價已是最少,如若自行聚集軍隊造反,如方臘等人,其犧牲何其之大?何況爹和金太宗已約法三章,志在推翻趙佶淫政,只要一推翻,便不再進軍宋國。”

宋兩利道:“金國會遵守約定麼?”

楊樸道:“人無信不立,爹倒相信太宗。何況宋國既大且廣,金國縱使拿下,亦無法治理,仍需漢人幫忙!屆時政權又回到漢人手中。”

宋兩利想想也對,道:“爹借金人之力推翻趙佶淫政,孩兒倒是瞭解,但如此大肆殺伐,豈非有傷天和?”

楊樸嘆道:“爹已說過,革命總得犧牲,若不推翻趙佶,任奸官為惡,大宋子民死傷必定更巨,光是童貫胡亂帶兵作戰,每每陣亡十數萬以上,加上天災人禍,大宋子民每年至少命喪百萬,何其可怖!故犧牲些許,換來百年安定,自是值得。何況我乃採取勢如破竹強攻之勢,宋軍幾乎聞風而逃,根本死不了幾人,且爹特別交代沒有必要,勿傷宋國人民,免失天和,造成日後人民怒金,一路走來,還算順利。”

宋兩利想想也對,昏君、奸官治國,人民犧牲何其之多,今夏兩江決堤,死傷何只千萬,趙佶竟然不知,實是離譜,而父親採勢如破竹攻勢,倒也嚇得宋軍屁滾尿流,傷亡自是大大減少,父親的確做的不差。然宋兩利總是代表宋軍,如此豈非父子相殘了?

實也為難。

楊樸道:“爹要你暫時過來,幫忙金國。”

宋兩利詫道:“您要我……叛國?!……”

楊樸道:“觀念、想法要清楚,如今宋國乃代表趙佶淫亂政權,值得你一戰麼?你若把金軍當成副手,助你推翻趙佶,一切不就坦然面對了?何況有你幫忙,更能控制金軍濫殺無辜,且讓氣勢更熾,一鼓作氣攻入汴京,替你娘,還有天下百姓報仇!”

宋兩利幹聲道:“總覺怪怪地,昨夜還幫著宋軍打仗,今日便要幫金軍?敢情亂七八糟!”

楊樸道:“此事已和你娘商量過,且計畫二十餘年,你難道信不過你娘?她在南方作戰,何其辛苦?尚待何時方能返京?”

想及母親,宋兩利眼眶一熱,已沒了主意,喃喃說道:“好個借金軍之力推翻淫政……”

楊樸道:“此為權宜之計,又如茅山方虛默自大妄為,自以為是,只顧布邪陣,多作犧牲不說,其即助童貫為虐,不除他怎行?若在中原,誰敢收拾他?”

宋兩利越想越覺有道理,忖道:“沒錯,像方虛默之流何其之多!只要沾上童貫、蔡京等奸官,大宋根本無人敢動他們,唯利用金軍方能為所欲為,父親計策確也了得。”

楊樸道:“可願留下助爹?”

宋兩利道:“可是,我怕引狼入室。”

楊樸道:“至少狼能把趙佶、童貫等惡虎吃掉,兩害取其輕。”

宋兩利終下決心:“好吧,孩兒便助您推翻淫政,且儘量減少殺戮,日後事,日後再說!”心想先收拾趙佶等人,若金軍食言,只好再抗金,畢竟兩害只能取其輕。

楊樸這才感激一笑:“你是瞭解爹之苦心,未把爹當成大漢奸,爹自欣慰了。”

宋兩利道:“怎敢,您和娘已計畫二十餘年,孩兒說什麼也要幫忙,漢奸之事,任由他人說去。”

楊樸再次感激,含淚撫著宋兩利腦袋:“你可長大了,爹安心啦!”

宋兩利投以親情憨笑。然心念一轉,又自窘困,道:“昨夜不小心教訓爹,尚請見諒。”當時殺得父親落荒而逃,實也不孝。

楊樸道:“不知者無罪,何況方才你亦被綁回來,算是抵消,真是不打不相識。”

宋兩利突然想及四大護法,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