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中大兄皇太子改革會受到國內貴族的抵制,那是吳詡完全能夠預料到的事,但她沒想到的是這個中大兄皇太子身邊還隱藏著大海人皇子這樣一個激進派,這貨也太能偽裝了,居然裝出一副花花公子的樣子,差點把李小狐狸都給騙過去了!
“連你也覺得這個大海人皇子頗有手段,那這次倭國貴族叛亂應該很快就會被鎮壓下去,對麼?”吳詡原本想著這次倭國內亂,正是進軍島國的好機會,不想倭國還是有幾個人才的嘛。
先前她就聽說中大兄皇太子身邊的中臣鐮足是個能臣,此人在一日,倭國的內政就穩定一日。現在又出了個大海人皇子這樣的領袖型人才……
難道,倭國的氣數還未盡?
李三郎聽吳詡的語氣,就知道她在擔心什麼,便道:“娘子不必憂慮,那大海人皇子雖有幾分雄主之氣,卻羽翼未豐,況其國相中臣鐮足與倭國太子已生嫌隙,更不會傾心輔佐大海人皇子,君臣不和,遲早會出事……”
“中臣鐮足與倭國太子生隙了,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這個中臣鐮足是中大兄皇太子鐵黨嗎?當初孝德天皇為了拉攏他,連自己最寵愛的妃子都派出來交好他了,都沒讓他改變心意,這李三郎一出馬,居然拆散了一對好基友,不要太牛哦!
關於小李相公犧牲色相解決了中臣鐮足唯一的兒子這件事,李小九陛下當然是知道的,吳詡卻不知道,所以她這一問,在場的兩個男人都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朕聽說那倭國太子年紀也不比朕大多少,一時半會兒應該不會傳位給他弟弟……”其實李小九陛下想說的是,但凡是帝王,又是還在壯年的,誰會願意分權給另一個人,哪怕是最親密的弟弟也不行。
小李相公顯然也是這個想法,接道:“聖人說的不錯,其實那倭國太子的病並不致命,頂多三個月之後,就能不藥而癒,不過,到時其弟正獨掌乾坤……”那啥,兄弟倪牆是遲早的事。
“微臣剛剛得到訊息,那倭國太子的一個采女剛剛生下一個王子……”
有了自己的兒子,這中大兄皇太子的心理大概也會發生變化吧。
吳詡還在糾結中臣鐮足的事,乍聽李三郎說那中大兄皇太子已經有了合適的繼承人,立刻想起了宋太祖趙匡胤和他親弟弟趙匡義的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同樣是幫助哥哥打下江山的弟弟,也同樣是文武雙全、執政能力超強,又頗有人望,最後被兄長屬意為繼承人的弟弟……
不知大海人皇子能不能像趙匡義那樣在最後時刻絕地反擊當上一把手呢?
正如吳詡所想的那樣,倭國的中大兄皇太子和其弟大海人皇子真的上演了宋太祖趙匡胤和其弟趙匡義的故事……
在中大兄皇太子病重期間,大海人皇子執政監國,立刻收起了平時那種慵懶的勁頭,雷厲風行派兵鎮壓了九州太宰府的起義和東海道的貴族暴動。
之後,大海人皇子又殺雞儆猴宰掉了好幾個老牌貴族,其鐵血手段果然讓我國上下都不敢輕舉妄動了。
但對於蝗蟲災害,大海人皇子還是有些無能為力,只能效仿中華古代的賢君那樣,減免稅賦,發放救濟糧食。此舉為大海人皇子在倭國中下層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都對他感恩戴德,他的聲望也遠超過了其兄長中大兄皇太子。
這讓在病重原本心理就脆弱的中大兄皇太子很不舒服,而接下來的一件事讓他對自己的弟弟徹底起了戒心。
顯慶四年八月,倭國蝗災從近江周圍蔓延到了全國範圍,而此時中大兄皇太子也基本病癒了,卻發現他當政時對於地方豪族的一些限制律令都被弟弟大海人皇子解除了,這使得國中有相當一部分貴族開始支援大海人皇子。
而他最信任的內大臣中臣鐮足也因為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