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症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媽媽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頻繁,咬人時注毒量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許多養蛇專業戶甚至蛇類專家都吃過這個教訓。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相信每個人都看到過這樣的場面:幾個男生拿著大棒石頭追打一隻拚命逃竄的小蛇。現在應該知道,這也不僅僅是好玩。況且,蛇類本身是對人類極其有益的一種動物,我們應該儘量保護野外的每一種生物。
誤區二: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鐘內沒有不適感,那一定是無毒蛇了
這是極其常見的認識謬誤,甚至在許多網頁的“野外教室”欄中也有類似誤人子弟的地方。實際上,有些毒蛇咬傷後的症狀要經過1到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比如97年福建附一醫院就收治了一個8歲大的小孩,他被銀環蛇咬傷後4小時才出現症狀,耽誤了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後來經各方全力搶救,仍然昏迷了一個多星期才甦醒。醫院收治的這類蛇傷病人不在少數!
誤區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首先必須清楚的是,野外無毒蛇佔多數,被無毒蛇咬傷的人,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也可能因驚恐而出現傷口劇痛紅腫甚至昏倒的現象。(7★星★閣★純手打★★。QiXingge。)這是心理暗示的結果。即便是有毒蛇咬傷,大多數也因為多種因素的關係,毒蛇咬人時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夠量的毒液注入人體,被毒蛇咬傷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狀比較嚴重,個別人有生命危險。
掌握毒蛇的活動規律,蛇傷的預防
蛇是變溫動物,它的活動與外界氣溫有密切聯絡,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最高時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另外這幾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將大範圍的蛇洞淹沒,也會造成陸地上無家可歸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後、洪水過後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蛇種不同,活動規律也不同,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
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要穿長褲,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鍊完全合上。毒蛇怕人,受驚後會迅速逃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多由於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毒蛇身體時,它才咬人。因此,在適於毒蛇活動的環境中行走時,提高警惕,並做適當的防護,許多蛇傷是可以避免的。
識別毒蛇
對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區別。只有正確識別毒蛇,才能進行對症防治。
毒蛇的標誌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態,可以分為溝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額骨著生的位置,可分為前毒牙和後毒牙。但是這種鑑別在應用上很不方便。另一種方法是從蛇的外形和色斑上來鑑別。
1.通身綠色為主:竹葉青。分佈我國南部,長江流域,受驚時逃跑。咬傷症狀相對較輕。
2.通身黑色為主,豎起,扁頸:眼鏡蛇。分佈我國長江以南,性情兇猛,能長時間對峙,噴射毒液,但不主動襲擊人。咬傷症狀為傷口組織壞死,胸悶,高熱,呼吸困難。
3.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