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道:“您覺得英國會答應嗎?”

姚梵斬釘截鐵的道:“如果英國不答應,我就進攻印度。”

俾斯麥驚得嘴都有些合不攏,過了半響,有些憤怒的道:“德國使節團剛剛訪問過中國,您就對東南亞出兵,所有人都會以為中德一起編織了一個陰謀,在聯手發動戰爭。”

姚梵道:“可是我已經做好了戰前準備,甚至……”

俾斯麥急道:“甚至什麼?”

姚梵道:“甚至此刻,我國的戰艦與登陸艇已經出發了。”

……………………

華夏人民共和國西貢戰區和南海艦隊此時已經開始了對東南亞的作戰計劃。

1882年春,西貢戰區第12集團軍突入暹羅,閃電般直插曼谷,迅速扶植當地勞動黨成立了暹羅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宣佈華夏人民共和國擁有在暹羅151個縣建立軍事基地的權利。

西貢戰區第27集團軍乘坐大批067型和271型登陸艇,與魚#雷艇、獵潛艇、補給船組成護航艦隊,一路直插馬來半島南端,攻入了吉隆坡和新加坡,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廣州戰區第21集團軍同樣乘坐登陸艦艇,在東海艦隊的護航下,從高雄出發南下菲律賓,對西班牙駐軍、戰艦和當地偽軍實施了突襲和登陸作戰,很快攻入馬尼拉。

藉助於北京…廣州…西貢鐵路的強大運力,此時的華夏人民共和國擁有的軍事動員能力顯得超乎想象,大概也是對手太弱的緣故,整個東南亞地區很快就被解放。

俾斯麥是惱火的,一次友好的大規模訪問居然變成了戰爭的開端,現在所有國家都認為德國與中國達成了密約。

為了補償德意志帝國,姚梵同意向德國轉讓了後世的毛瑟98步槍的生產圖紙和加工資料,以及一些19世紀末化工和冶金上的技術。同時雙方約定,一旦英國對德國發起進攻,或者封鎖中歐航線,中國都將進攻印度,甚至進一步對英國全面宣戰。

俾斯麥回到歐洲之後立刻四處遊說,聲稱世界各國應該尊重中國在亞洲作出的任何決定,因為亞洲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亞洲。

英國面對中國在亞洲的佔地盤行為,居然表現出了出奇的沉默,或者說是綏靖政策的19世紀版。

儘管英國國內已經炸開了鍋,西班牙與荷蘭的駐英國議會代表連續憤慨的發言,此時的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卻不敢輕啟戰端。

作為英國自由黨的領袖,格萊斯頓和議會中的有識之士們這些年越來越看清了華夏人民共和國的實力。

當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教授和學者們一次次的讚歎中國的科技之先進時,英國對中國先進工業品的仿製,一次次陷入困境和劣質的煩惱時,英國的上上下下已經明白,中國的崛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早就有議員在國會里大放厥詞,聲稱在中國這樣一個飛速崛起的超級大國周圍,英國任何試圖維持自己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行為,毫無疑問都是不明智和不合時宜的。

這些畏懼中國實力的人聲稱,英國應該立刻緩和與中國的關係,承認中國在亞洲的合法霸主地位。

自由黨首相格萊斯頓也覺得,只要英國能從餓狼一般的中國人手中,保住印度和澳大利亞,西班牙和荷蘭的東南亞殖民地損失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年來,英國的議會中,關於中國的話題,爭吵從來沒有停息過,但是這一次,矛盾變得尖銳,大英帝國似乎只存在兩個選擇,戰爭或者沉默。

因為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任何的語言都會顯得愚蠢,會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