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蘇銘想得更深更遠一步。他之前曾經考慮,如果能讓大耳狐仙專案沾上一點宗教的光環,更有利於將來的發展。
可現在看,既然連普通網友都意識到了這是有風險的,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去觸這條線,免得弄巧成拙。
現在水庫、娛樂公司、動物園各方面都在穩定發展,沒必要去冒險,就把大耳狐仙定位成娛樂專案最合適,也最安全。
“恩,你這個思路是對的,現在你正處於穩步發展階段,穩定是第一要務。”趙昀聽完蘇銘的打算之後,點點頭表示贊同。
“那你還帶我來燒香?”蘇銘把手裡的一炷香,插到面前的香爐裡,有點沒好氣的翻了趙昀一個白眼。
“呵呵,你不搞封建迷信,不代表不能求神拜佛嘛。你現在大大小小也算是個生意人了,哪有生意人不拜菩薩的?”
蘇銘和趙昀,兩人現在正在陽川市最大的一座寺廟,德源寺中進香。
德源寺距離動物園不遠,一個在後山的東邊,一個在西邊,算是隔山而對,順著山腳開車不用二十分鐘就能到。
德源寺在陽川市,甚至全省的佛教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準確來說,德源寺是一大片建築群,同時也是陽川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佔地數百畝,正殿、偏殿數十間,亭臺樓閣,雕廊畫棟,放生池、蓮花蕩,大小景觀七七四十九處,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這所謂的四十九景點,其中大部分當然有湊數之嫌,但大門口的一副巨型漢白玉的雕刻,卻是極為罕見的,活靈活現的刻畫出釋迦摩尼降世時候的盛況。
彼時,世尊降世為一個嬰兒,有雙龍吐水淨身,一龍吐熱泉,一龍吐冰泉,世尊凌空朝前走出七步,每一步走出,足下生出燦爛金蓮,七步走完,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那面漢白玉牆上,雕刻的就是這樣一副場景。
“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個話常常被誤解,其實這並非什麼龍傲天霸氣宣言。
佛家中,這個‘我’,是指‘我識’,也就是‘自己的內心’。佛祖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世上沒有什麼比保持本我更重要的,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本心。
“我佛”也是這個意思,心就是佛。只要明瞭自己的內心,遵從內心,人人都是自己的佛。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不必聽命於其他人或者超乎任何人的神。
濟癲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同樣是這個意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教的本源,其實是哲學,研究佛教教義,就是在研究人生的道理。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是唯一一個不以神格自居,不搞個人崇拜,而去啟發信徒發掘自身潛力。這一點很類似於馬洛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趙昀這中年老男人懂得還真不少,一路走,一路和蘇銘介紹起佛學來。
不過蘇銘卻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德源寺的大門、那副漢白玉雕像、整個德源寺的中線,在同一條線上,如果從天空中看下去,正好對準十幾公里之外的陽川市市政府大樓。
“何必在意這些細節呢?佛家弟子,也是要求生存,謀發展的,要是連和尚都吃不飽,還談什麼普度眾生?你知道這個德源寺的來歷嗎?”
“我哪知道。”蘇銘聳聳肩,一年前,他還是個為學費生活費發愁的死大學生,哪有功夫去管什麼德源寺。
德源寺在明朝初年就存在了,一直到二戰鬼子入侵,一場大火夷為平地。二十年前,德源寺只剩下門口一個小小的土地廟,連個廟祝都沒有,簡直就是一片荒地。
後來來了一位慧能大和尚,許下大宏願要修復德源寺,他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走遍半個華夏,各方奔走,聯絡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