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呵呵,本王確實無法保證魏伯初不叛我,他曾為虎作倀,犯科作jiān,可謂得意一時,可轉眼間財勢皆為煙雲,經此大起大落,本王想他應該明白其中道理!”趙檉併為因為楊時的失禮而責怪他,而是笑笑道,“鄉間有語云‘浪子回頭金不換’,他到我處後,與往rì已經不可同rì而語,做的都是小吏的工作,拿的也是微薄薪金,兢兢業業,卻從未抱怨過。本王想其已痛改前非,他曾主持榷務司多年,業務jīng熟,也必知其中利弊,如今我們正是用人之時,也應給他個機會試試,行,繼續用;不妥,及時撤換便可,想也出不了大錯!”
“嗯,那就依王爺所言,且讓他一試,若其再有作jiān犯科之舉,還請王爺不要再妄動仁慈之心!”為了王爺任命個芝麻大的小官大家齊聲反對,讓王爺百般解釋,不過想想王爺說得也有道理,世上能比魏伯初明白榷務中烏七八糟的事情的人還真不多,王爺這是以惡制惡,如果他真能改邪歸正,倒不失為一干員,許宗衡便先點了頭,但也是有條件的保留了自己的意見,其他幾個人見正副兩個主官都同意,他們便不再多言,勉強答應了。
“好,如果其再犯,就交由諸位處置,本王絕不護短!”趙檉笑著說道,他心中也鬆了口氣,現在就看魏伯初爭氣不爭氣了,如果他能辦好這件事,自己就可將另一件大事交予他去做了。
接下來趙檉又與幾人商議設定民屯、軍屯的諸多細節問題,這其中不但有開發土地,增加收入的問題,還有佔領佈置的問題,不能小視。當王爺拿出一張西北全圖,大家看到上面不但標註了水文地理情況,還註明了可屯墾的地點時,才知王爺早有了腹案,此時只要稍加整理,便能行文下發各地執行了,不由對王爺又都高看了一眼。
這邊計議已定,趙檉又忙著召見各路經略安撫制置使,因為弓箭手田一般都是由經略安撫使分配的,而他知道自己今後必須將戰略重心轉到北面,將來這些弓箭手便是自己的後備兵員和強有力的友軍,這就需要把忠於自己的那些蕃部北調,但是所需的田地也得和他們協調解決。
後邊還有趙忠等著呢,這小子剛把軍校的架子搭起來,可校長的椅子還未捂熱乎,就變成了河東軍屯使,現在是兩眼一抹黑,還等著自己指點,而那個校長也只能由自己先兼著了...想想這麼多忙不完的事情,自己身邊卻無一個知心人可以分擔,他的眼前又浮現出個熟悉的身影,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忙碌?。。
第四十二章 五姑娘
契丹王朝是一個農業社會與遊牧社會的複合體,契丹統治集團始終保持著車馬為家的遊牧生活方式,因而被稱為行朝。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遼朝的地方行政建制相當混亂,對於州縣的設定相當隨意,名字相同的州縣比比皆是,導致後世史書也說不清遼朝究竟有多少個州,這也可以算是個國家特sè吧!
原州便是遼國眾多州府之一,只是這個州有些特殊,它是座私城。契丹建國後,由貴族以俘掠或受賜的人口和自己原有的奴隸、部曲,在自己割佔或分賜的土地上建立,構成頭下戶的漢人們不能脫離農耕區域,而這些頭下州的契丹領主們又不可能把他們的私城建在遠離草原的漢地,所以就選擇這樣一個農耕和遊牧的結合部來建立他們的頭下私城。
一般講凡皇族諸王、公主及後族所建的頭下可建築州城,其餘不得構築城池,只能立堡樹寨以區別於他種建置,頭下的人口大多來自河北、山西和原渤海國,都是漢人或渤海人,身份既有稱為部曲的農耕者、手工業者,也有驅奴,前者為依附身份,後者為奴,奴所佔的比例在少數。
在遼宋澶淵之盟前,戰爭頻繁,可虜獲大量人口,所以頭下軍州較多。其後,戰爭較少,俘虜來源減少,很難再用俘掠的人口來增置頭下軍州,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