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兩個孔,將鐵盒掃開了蓋放在桶內,再用木板蓋住桶口,然後用兩根小棒從孔中伸進桶內,與袁承志各持一根小棒,同時用力一抵,只聽得呀的一聲,想是鐵盒第二層蓋子開了,接著嗤嗤東東之聲不絕,木桶微微搖晃。

袁承志聽箭聲已止,正要揭板看時,木桑一把拉住,喝道:“等一會!”話聲未絕,果然又是嗤嗤數聲。隔了良久再無聲息。木桑揭開木板。果然板上桶內釘了數十支短箭,或斜飛,或直射,方向各不相同,支支深入木內。木桑拿了一把鉗子,輕輕拔了下來,放在一邊,不敢用手去碰,嘆道:“這人實在也太工心計了,惟恐一次射出。給人避過,將毒箭分作兩次射。”

穆人清搖搖頭道:“若是好奇心起,先去瞧瞧鐵盒中有何物事,也是人情之常,未必就不葬他的骸骨。再說,就算不葬他的骸骨,也不至於就該死了。此人用心深刻,實非端士。承志本來小孩心性,這次竟忍得住手,不先開盒子來張上一張,可說天幸。”從木桶中取出鐵盒,見盒子第二層蓋下鋼絲糾結,都是放射毒箭的彈簧機括。木桑鉗去鋼絲,下面是一本書,上寫《金蛇秘笈》四字,用鉗子揭開數頁,見寫滿密密小字,又有許多圖畫。有的是地圖,有的是武術姿勢,更有些兵刃機關的圖樣。再開啟小鐵盒時,裡面也有一本書,形狀大小,字型裝訂,無不相同,略加對照,便見兩書內容卻是大異。穆人清道:“此人為了對付不肯葬他骸骨之人,不惜花費諾大功夫,造這樣一本偽書,安置這許多毒箭。其實人都死了,別人對你是好是壞,又何苦如此斤斤計較?”木桑道:“這人就是因為想不開,才落得如此下場。不過這偽書與鐵盒,卻多半是早就造好了,要用來對付敵人的。臨死之時,料來也無暇再幹這些害人勾當。”

穆人清點頭嘆息,命袁承志把兩隻鐵盒收了,說道:“此人行為乖僻,他的書觀之無益。那本偽書上更有劇毒,碰也碰不得。”袁承志答應了。

此後練武弈棋,忽忽數年,木桑已把輕功和暗器的要訣傾囊以授。袁承志棋藝日進,木桑和他下棋,反要饒上二子,而袁承志故意相讓之跡,越來越難遮掩。木桑興味索然,自覺這“千變萬劫棋國手”的七字外號,早已居之有愧,明明覺得袁承志的棋藝也是平平,可是自己不知怎的,卻偏偏下他不過,只怕自己的棋藝並不如何高明,也是有的,但說自己棋藝不高,卻又決無是理。這一日大敗之餘,推枰而起,竟飄然下山去了。這時已是崇禎十六年,袁承志也已二十歲了。這十年之間,袁承志所練華山本門的拳劍內功,與日俱深,天下事卻已千變萬化,眼下更是如沸如羹,百姓正遭逢無窮無盡的劫難。這些時日中,連年水災、旱災、蝗災相繼不斷,百姓飢寒交迫,流離遍道,甚至以人為食。朝廷卻反而加緊蒐括,增收田賦、加派遼餉、練餉,名目不一而足,秦晉豫楚各地,群雄蜂起。崇禎八年正月,造反民軍十三家七十二營大會河南滎陽,李自成聲勢大振,次年即稱“闖王”,攻城掠地,連敗官軍。其間穆人清仍時時下山,回山後也和袁承志說起民生疾苦,勉他藝成之後,務當盡一己之力,扶難解困,又說所以要勤練武功,主旨正是在此。袁承志每次均肅然奉命。

袁承志兼修兩派上乘武功,已是武林中罕有的人物。不過十年來他一步沒有下山,江湖上自不知華山派已出了這樣一位少年高手。這天正是初春,袁承志正在練武,啞巴從屋內出來,向他做做手勢。袁承志知是師父召喚,走進屋內,見師父身旁站著兩名大漢。這華山絕頂之上除木桑之外,從沒來過外客,他見了兩人,很感詫異。穆人清道:“這位是王大哥,這位是高大哥,你過來見見。”袁承志見是師父朋友,過去拜倒,口稱:“王師叔,高師叔。”那兩人忙即跪下,連稱:“不敢,袁師叔請起。”袁承志聽他們反叫自己師叔,甚是奇怪。

穆人清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