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於黑田家,也並不是什麼壞事,甚至有可能是自己被迫離開明國之後最正確的一次選擇了,而且也可能讓自己的學問找到繼承者,得以繼續留存吧!

“兩位大人有所不知,在下學習的乃是道家的思想,道家講究清靜、無為,也就是說掌權者能夠儘量不過多的去打擾領內百姓的生活,更多的去注意民生,包容百姓的所思所想,為百姓製造寬鬆的生活環境,讓百姓休養生息,能夠安穩的過日子。反過來只要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上的富足,實際上也就降低了掌權者之後對他們的扶植,百姓也會更加的擁護掌權者。

而現在在明國,最主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或者說是唯一的明面上的思想。而且這個儒家思想,是在摻雜了法家思想之後的,愚弄百姓的,只是服務於統治者的儒家思想。

其目的就是讓百姓要學習統治者制定的所謂的禮儀體系,而將人本身的各種想法給扼殺掉,以達到奴役百姓的目的。在下就是因為在明國宣傳道家思想,被小人誣陷,所以才被迫來到倭國的。只不過在下這個人比較頑固,認定的事就不會悔改,就算是死也還是隻宣揚我道家之思想。”

“你說的這個大概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你要相信本家的主公是一個睿智的人,你說的道家思想,在很多地方和本家主公的想法是一樣的,本家的主公也一直非常注意領內百姓的生活,甚至有的時候我們下面的家臣都覺得,主公是不是對下面的百姓太好了?”竹中重治笑著說道。

江夏友賢對於這句話並沒有太多的看法,誰知道是不是他想要欺騙自己。因為這樣的場景在自己來到倭國之後,已經是見得多了。

“本家的主公曾經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明國的說法,而同時主公也提到過,你們道家所謂的小國寡民的思想,而現在的倭國實際上就屬於一種小國的狀態,我想這一點,大人在此處生活了很久,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整個倭國變成了六十六個分國,而在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戰國勢力,都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土地、權利,或者是地區的霸權,又或者是去一統天下而不停的互相征伐,這和你們道家所謂的清靜無為又是完全相反的狀態。

本家的主公最希望出現的狀態就是在本家掃平了天下之後,慢慢的梳理整個天下的權力,儘量的給予百姓一些權利,然後使得天下的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所謂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理民之情,順民之意。德政乃立。如逆民之意,一意妄為,恐有覆舟之禍

。”竹中重治說道。

“哦,黑田大人真的是怎麼說的,黑田大人真的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主君呀!”江夏友賢說道。

第六十二章肝付兼演

因為在江夏友賢的認識中間,黑田職高能想到這樣,即使這只是他的想法,但有這樣的想法,就已經算是明君了。要知道歷史上的多少君王,心裡根本是沒有百姓的。何況按照井手友氏的說法,黑田職高的有一些設想已經在執行了,這就更不容易了。

我們經常會說文景之治、開唐盛世,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說去懷念這些久遠的時代,為什麼?因為這些特殊的歷史時期,國家剛剛穩定,需要去休養生息,統治者被迫接收道家思想,給百姓一個寬鬆安逸的生活環境,從而加速國力的回覆。

而歷史上我們也經常提到一個詞“明君”,明君,明君,開明的君主,這個詞出自《老子》(馬王堆出土的文獻中第一次證明有文獻記載),大意是作為君主之人,應該注重的是國家實力的提升,而不是金銀珠寶這樣的財物。

黑田職高關係領內民生,願意在自己勢力強大的同時,為百姓謀福祉,在江夏友賢的眼裡已經可以算作是明君了。

“既然這樣,我想大人對於本家主公應該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