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合作,不如連端州一併解決掉。
雲陽派來的使者是右相賀蘭顥崐,是雲陽啟正二年的文武雙狀元。只是中了狀元后,十八歲的他卻又不入仕,遊弋江湖,人稱“晴玉公子”。直到前年年底才肯入朝為相,輔佐少帝雲洋。祁岷接見了賀蘭顥崐,看著這樣一個翩翩公子,不由得在心裡喝了一聲彩,真個是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墨玉般的雙瞳透著溫潤的光澤,仔細看去,卻又覺幽深無比。一出聲,則音若琅玉相擊,清音叩叩,入耳何其悅爾。雲陽四公子之首,果然名不虛傳。祁岷有些遺憾,怎麼北狄國內就沒有這等人才呢?
兩國商談還算順利,北狄原本只是想要銀要糧要人,條件麼自然是在兩國通商上放開許多,雲陽貨物降一成稅。還提出若是雲陽能出兵助北狄平叛,端州可列入兩國共管之地。
端州大部都被玉蒼山脈所覆蓋,如一顆四芒星嵌入北狄、雲陽、西夷三國。原本端州及端南北辰郡的一部分都是屬於北狄的,但六十年前兩國間陸陸續續的戰爭,北狄一點點地讓出了南方的土地。及到雲陽攻佔了端南一地,卻是再難向北推進,蓋因玉蒼山的天然屏障所在,地形複雜,雲陽多次進攻,總是無功而返。端州便如一隻尖利的角,插入雲陽境內。
雖然有玉蒼山這座天然屏障,但端州對北狄還是如同雞肋,一直是疏於管理的,因與端南水乳交融,本地人從沒覺到出玉蒼山到端南是出了國界,也使得北狄對端州的管理有些頭痛。
賀蘭顥崐又與北狄的左丞仔細商討了一些合作的細節。一日,左丞來請賀蘭顥崐進宮,說是正德帝有請。北狄的皇宮有些這個國家固有的冷硬和厚重,少修飾,大而空曠。祁岷是在皇家花園的落日軒接見的他。見他來時,起身來迎,只說是有事請教於他,順帶設小宴。請教的卻不是小事,卻是想問如何能更快地平定內亂。
這題目出得,賀蘭顥崐思索了一番道:“陛下可聽說過大禹治水?堵,莫若疏。”
祁岷點頭:“只是要如何方疏得開呢?”
賀蘭顥崐道:“堤壩固然是要築,但也要有放水的渠道,依陛下所定之勢而走,方能漸漸平息。想要疏,自然要找到淤塞之源頭。陛下可否知內亂因何而起?”
祁岷道:“先是天災,後是酷吏,再後便有人借先懷義王、先太子之名作亂了。”
賀蘭顥崐道:“陛下莫怪我唐突。那懷義王舊案可有玄機呢?”
祁岷的眼神中透出一點落寞:“此事是朕登基前,母后處理的。當初處理得十分迅疾,若有不察,也是有可能的。”
賀蘭顥崐微笑道:“原本若無瑕隙,就算有不慎處也不礙。只恐怕當年的事有人知情,漏了訊息出去,故而有人藉此次天災舊事重提。我聽說坊間有傳言,端州乃懷義王故封地,此次天災卻一絲未受影響,是懷義王在保佑他們。而北方受災禍及京城,有人又說是懷義王的報復,故而風浪驟起。既是如此,陛下何不從此處開始疏通呢?”
祁岷皺眉沉思,良久道:“右相大人是說該重查此事麼?”
賀蘭顥崐含笑點頭:“想來陛下要查,總是能查個水落石出的。這流言便被掐了,若再有什麼,陛下也有時間修復和組織,以集中力量肅亂。”
祁岷道:“查自然能查,只是查出來了,又如何安排懷義王府舊人呢?”
賀蘭顥崐道:“那要看查出什麼來了。該死還是有罪亦或清白,只是一句話的事,但解決方法是不同的,就看陛下的旨意了。”
祁岷道:“聞君一言,茅塞頓開。”
賀蘭顥崐離去前又道:“陛下尚未立儲,恐也會引發矛盾。這事,陛下亦應早考慮。”是啊,沒有立儲,沒有子嗣,那先王舊嗣人人皆有可能,紛爭便起。
祁岷卻有些頭痛,要立嗣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