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面對玉真公主的徵詢,他便欠身道:“多謝觀主好意,然則省試之重,聖人未必不會加以關注。若因我這微末之人,而使觀主得徇私之名,那杜十九便罪莫大焉了。”

竟然拒絕了?之前為了崔家從者被京兆府廨扣下,杜士儀不但來向自己求情,而且當杜十三娘隨她入宮之後,更是又不惜折返自困京兆府廨,如今為了自己即將參加的省試,他卻竟然拒絕了?

玉真公主非但不以為忤,反而眼睛一亮,當即撫掌笑道:“好,杜郎既然如此信心滿滿,我便不多事了你既說省試之重,那我不妨再給你設個難題,不但是我,就連寧哥岐哥,此次都不會再為你出片言,如何,你可敢應否?”

“觀主既然出題,杜十九怎不敢應?”杜士儀當即起身再次深深一揖道,“前時之助,杜十九定然銘記在心,就此告辭。”

“既然來了,且不忙走,司馬宗主的那一首道曲《清心吟》,我讓人演熟了,你且聽一聽,這不用琵琶而用鐘磬,聽起來如何。”

玉真公主輕輕擊掌,堂後須臾便有一行樂師進來,而她微微頷首,隨即便起身自去。路過身後屏風時,她彷彿不經意地瞧了一眼,待到從後頭離開此堂,眼見得杜士儀仍然盤膝趺坐,專心致志聽著那些樂師演奏鐘磬,絲毫沒留意她這兒,她見身後一人緊緊跟了上來,少不得微微頷首。待繞到了小樓後頭三間清雅的書齋,她方才停下腳步,頭也不回地說道:“力士,聽了這麼久的壁角,可滿意了?”

“京兆公看重提攜的子弟,貴主青眼相加的郎君,果然不同凡響。”高力士輕聲答了一句,等跟著玉真公主進了書齋,他方才笑容可掬地問道,“大家心思,果然只有貴主最能體味。雖則公薦常有,這歲舉年年,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鳳毛麟角,可若單純當成私器,就實在是太膽大了。”

“可不是有些人就已經把這歲舉公事,變成一己之私器了?”玉真公主倏然轉身,見高力士笑容更深了些,她心知肚明上一次的案子高力士從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當即不冷不熱地說道,“可惜葛福順沒有自知之明,千方百計讓自己的兒子得了明經科鄉貢,明年這明經科真是有好戲看了。”

“貴主言重了,一個葛四郎,無關緊要。”高力士打了個哈哈,知道玉真公主絕對不信他這話,他知道這屋子中再無外人,這才壓低了聲音說道,“今日我來見貴主,除卻歲舉之事,卻還有更要緊的一樁……大家對宋相國近來施政,彷彿頗有些不悅,若宋相國不存,則蘇相國卻也難保。這相國之選,我看近來聖心獨運,極有可能屬意京兆尹源公。”

“哦?”玉真公主對宋憬岌岌可危並不意外。那樣寧折不彎的人能夠在相位上一坐好幾年,原本就已經是奇蹟,而源乾曜經驗資歷全都無可挑剔,在京兆尹任上更是完美審結了幾起不小的案子。當然,總也少不了有人舉薦之功。因而,當高力士吐露,姜皎在天子面前多次舉薦源乾曜,而源乾曜近來彷彿有些奏疏也很稱聖心,她終於相信了。

“從前姚崇之後是宋憬,這倒不出人意料,可源乾曜那性子……”玉真公主皺了皺眉,突然笑了起來,“源乾曜可是十世老好人,恐怕做不了主。要我看來,阿兄若真的要換宰相,還不如把張說召回來。”

“只不過姚相國今日回京了,恐怕大家憐他年老功高,不會輕易把張說這老對頭調回來拜相。而且,近來大家面前,天兵軍節度使張嘉貞的奏疏頻頻,大家常常擊節讚賞。更有不少大臣盛讚其在幷州期間功勞赫赫,百姓稱頌。”說到這裡,高力士補充了一句道,“而且,張嘉貞卻還有另外一重好處。他與皇后之兄王守一相交不錯。”

如此說來,天子極可能選中的源乾曜和張嘉貞,背後竟是一妃一後?這是巧合,還是……

儘管是親兄長,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