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捐出五百貫;他就點了點頭道:“雖有居人客戶之別;可既然毗鄰而居;如此互助;方才是和睦之道。對了;我差點還忘了今ri仗義助言的這位小郎君。”
扭頭招手叫了那垂髫童子上前;杜士儀方才溫和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垂髫童子卻是膽大得很;不慌不忙地說道:“我姓陳名寶兒;鄉鄰多叫我寶兒;或是呼三郎。”
“寶兒卻像是小字;不像大名。寶字為珍;三郎則為季;我便送你一個名字;陳季珍;如何?”
自家兒子如此膽大地揭出了李家人給村中各家送錢的事;陳寶兒的父母自然全都趕了過來;剛剛看到杜士儀突然又問起了自家幼子;一時全都捏了一把汗。待到杜士儀竟彷彿興致勃勃地給陳寶兒起了個氣派的大名;務農一輩子的夫妻倆頓時喜出望外;紛紛擠出了人群連聲說道:“寶兒;還不謝謝明公”
然而;陳寶兒卻反反覆覆唸叨了好幾遍自己的新名字;這才咧嘴笑道:“真的是好名字;謝謝明公賜名”
“好孩子”杜士儀頗為讚賞這個敢於直言;而且又讀過書的童子;見他的父母有些侷促不安地站在不遠處;他便把人叫了過來;直截了當地說道;“此子膽sè不凡;兼且急公好義;如此資質;留在鄉間沒有名師;卻也可惜了。若是你們捨得他;便讓他跟著我到成都城去;我閒時自會教導他。”
這樣天上掉下來的美事;夫妻倆簡直給砸懵了。就連膽大的陳寶兒也為之傻眼了;好一會兒才期期艾艾地說:“明公要帶我……帶我去成都?”
“怎麼;不願意?”
“可父母在;不遠遊……”
不等兒子囁嚅說完;陳達便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想都不想地跪了下來:“明公看中寶兒是他的福分;我夫妻二人自然願意寶兒從小聰明;什麼東西聽一遍就能記住;認字寫字更是隻要教一遍;可在家只能用竹棍在地上寫字;若是跟了明公朝夕受教;將來總比在村裡種一輩子地強”
見母親亦是上來隨著父親跪下;卻因為一介村婦說不出什麼道理;只是訥訥說願意讓自己跟去成都城;陳寶兒登時眼圈紅了;撲上去抱著父母掉眼淚;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哪裡還有在人前侃侃而談時的膽大?
可面對此情此景;杜士儀倒是更加暗自點了點頭。百善孝為先;倘若因為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就不假思索丟開父母;那心xing可想而知;此時此刻的依依不捨;方才足證孩子的純良天xing。
因而;見這一家三口依依惜別;他就笑著說道:“好了;成都城距離張家村不過十八里;你們也不必這般姿態。他是跟著我去讀書;又不是別的;你們儘可來探他。這樣;你們一家好好團聚;來ri再送他到成都縣廨來。”
聽得不是立時三刻要和兒子分別;陳家父母全都鬆了一口大氣;一時更加感激。而杜士儀這才站起身來;見彭海等人全都再次上前來;彷彿又打算磕頭道謝;他便伸手虛扶了一把;隨即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好侍弄你們的茶園;等到chun茶上市的時候;我等著你們豐收的好訊息。”
“多謝……多謝明公厚情”彭海只覺得喉頭哽咽;好半晌方才迸出了下半截話;“我等五六十口人的身家xing命;全都賴明公一言方才得救。ri後若有差遣;必當竭盡全力”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四百一十章 組合拳,忙示好
read_content_up;
儘管並非人人都有閒情逸致;出城走上十八里路去張家村邊上旁聽這次案子;卻也總有這樣的好事者;再加上李家人猶如喪家之犬一般把李天絡給弄回了城;於是;還不等成都縣廨張佈告公佈結果;那個匪夷所思的判決就以最快的速度在城中上下流傳了開來。
而杜士儀在益州長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