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如和李林甫和李亨的關係那樣勢不兩立,可楊玉瑤還沒有兒子,如若李隆基有個三長兩短,楊家滿門富貴也就付諸流水,顏國忠又怎敢放李隆基去親征?於是,他不但說動了右相韋見素和自己一起去勸諫,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用足了功夫,又讓楊玉瑤出面哭訴,總算是把李隆基親征的心思給打消了。
既然不再一心想著親征,李隆基便一面下令招募京兆勇士,一面打算從在長安的十六衛大將軍中擇選從前在邊鎮呆過,頗有戰功的派去河東河南主持戰局。在先行派出衛尉卿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招募健兒,主持河南全線防務,保障東都不失後,楊國忠又舉薦哥舒翰招募長安健兒,出潼關阻擊叛軍,李隆基本就心儀哥舒翰勇武,當即下了詔命,同時應楊國忠從前之請,竟是慨然封其為西平郡王。
即便知道這次出征風險絕大,可面對天子的厚賞和知遇之恩,哥舒翰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
除此之外,李隆基本想重新啟用裴休貞為河東節度使,可這時候,從前還舉薦過裴休貞的楊國忠卻委婉勸諫了一句,道是河東乃裴氏根基。果然,一聽這話,一直對世族頗有提防的李隆基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是派王承業為太原尹,兼河東節度使,調動河東兵馬。
就在哥舒翰即將離開長安的節骨眼上,一個訊息從前線驟然送到了宮中。
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
李林甫一死,李亨只覺得無時不刻不在壓迫著他的那種窒息感總算是減退了幾分。他如今連東宮都住不成,竟是要和其他諸王一樣,住在十六王宅中一處比較特別的別院中,成天戰戰兢兢地度日。如果說從前韋妃帶給他的,是一種擁有世家作為後盾的政治安全感,杜良娣給他的,是一種無微不至的溫暖,那麼現在小他一大截的張良娣帶給他的,則是一種青春和活力,以及更可貴的善解人意。
他唯一遺憾的是,張良娣嫁入東宮也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兩人幾乎如膠似漆,可直到現在卻也沒能有個一兒半女。每次一看到那些其他妃妾所出的子女,張良娣總是難免妒意。這一日,兩人獨處時,張良娣就忍不住小聲抱怨道:“廣平王和建寧王都已經娶了妻子的人了,竟然還都擠在這麼小的一個別院裡頭。三郎,要不我出面去試探試探陛下,要不就換一個更寬敞的地方,要不就把他們都分出去?”
“現在什麼節骨眼上,誰還有工夫管我們是不是住得寬敞!”李亨立刻緊張了起來,一反平日對張良娣的縱容,一把按住了她的手,口氣竟是非同一般的嚴厲,“你要知道,安祿山舉兵叛亂,眨眼間就要渡河,如果不能擋住他,就連洛陽都不知道是否能保住!”
張良娣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隨即嗤笑道:“這安祿山不過一介胡兒,靠著李林甫方才有今天,有多少真正的戰功?他是因為在河北道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方才能用這麼快的速度打下河北,可一旦過了河北進入河南,我就不相信大唐這麼多兵馬,還勝不過一個安祿山!別說衛尉卿張介然已經去了,聽說此次奉命領兵去潼關的,不就是原來的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鼎鼎有名的勇將?可惜了,如果陛下真的親征,這長安……”
李亨破天荒沒有制止愛妾的浮想聯翩,事實上,父親竟是沒有能夠御駕親征,他也覺得很可惜。他這個太子從入主東宮之後,就從來沒有過一分一毫的權柄,監國兩個字更是提都不用提了。而且在李隆基的默許,李林甫的清洗下,他的羽翼完全折斷,宮外朝臣的交通渠道幾乎全部堵死!
“會有機會的!”
李亨才喃喃自語了這麼一句,突然只聽砰的一聲,只見大門被人撞開,一個人重重摔倒在地上。又驚又怒的他霍然起身,見地上狼狽不堪的赫然是李靜忠,不禁愣了一愣。在他莫名驚詫的目光下,李靜忠手足並用連滾帶爬地來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