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是宋錢、仿宋錢的使用與漢話的通行越來越普遍類似漢部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不過這種潛移默化的良性影響在短期內也還未曾引起女真豪強的反感。
在南面泉州、明州到津門的航路日漸成熟。大宋朝廷對金國的“推恩政策”讓江東、福建的生意人更加安心許多原本偷偷摸摸的走私船也拿到了船引。南來北往的船隊越來越大這些船隊除了買賣茶馬、陶瓷等貨物外也捎帶著難以窮數的移民。但隨著花石綱等暴政的影響越來越深東南民力日漸窮困林翎等人也不知這種因為津門興起而帶來的表面繁榮能維持多久一些商家看到漢部官方對民產的保護較大宋勝出十倍竟然開始轉移部分家產在津門和流求營建起第二個窩。
在西面王師中劾倒宗澤、重新掌控登州以後整個清陽港的繁榮又比原先更為變本加厲。這個小港口吞吐貨物的覆蓋範圍不但囊括了京東東路的大部分地區更影響到了京西西路、河北東路和淮南東路。車船的進一步使用、帆布的明以及渤海列島燈塔的建立更讓清陽港與津門之間實現了幾乎是全年無間斷的溝通津門開始由一個季節性繁榮的港口變成一個全年繁榮的港口。
不過有識之士都看出:津門的經濟繁榮其實仰賴的是大宋經濟的餘暉如果在這餘暉消逝之前漢部轄境還未能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經濟體系那漢部的財政狀況將會很麻煩。
交易旺季過去以後津門恢復了平靜。清陽港的開通雖然讓津門的貿易四季不斷但相對於季風來時喧囂的情景秋冬兩季遼東半島那種恰到好處的繁華更讓人感到舒適:因為在這個季節裡大量的商人們走了而田裡的糧食卻熟了!在糧食世界性短缺的時代秋收比財更加振奮人心——因為這是生存的基本保障。
不過這一年有比秋收更讓漢部老部民更高興的是:他們的七將軍要回來了!
“國主!我呆不下去了!”在會寧的皇宮裡楊應麒哭喪著臉對阿骨打道:“整個會寧……整個會寧都在笑話我!”
阿骨打皺眉道:“誰敢!”
楊應麒道:“在你面前他們都不敢可是你不在的時候就個個都在笑話我!就算他們口裡沒笑心裡也在笑!”
阿骨打嘆道:“你想太多了。”
“我哪裡有想太多?他們看我的眼光都是很不對勁的!”
阿骨打搖了搖頭道:“我總不能因為這個把他們抓起來吧?”
“那……那……”
“算了。”阿骨打道:“你在會寧也呆得夠久了。本來這次要你來是想讓你做朝廷的大官現在看來你在這邊是很難呆下去了那就回津門去吧。”
“回津門……那裡也許沒會寧這麼多流言可是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楊應麒咬牙切齒道:“你給我個生殺大權誰敢當面笑我我就殺了誰!只要殺了頭一兩個下面的人就不敢說了——這就叫殺雞儆猴!”
阿骨打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殺人就太嚴重了。這樣吧以後要是有宗室敢笑話你你就掌他的嘴巴!至於平民就任你處置。”
楊應麒大喜阿骨打又道:“你到津門後讓彥衝回來我有大事和他商量。”
楊應麒問道:“國主終於決定要攻打大遼了麼?”
阿骨打笑了笑道:“彥衝跟你說的?”
楊應麒道:“遠交近攻是攻伐上策何況契丹是我們的大仇!這兩年我們也休息夠了攻打大遼是‘本應如此’的事情!不太蠢鈍的人都猜得到哪裡要大哥來對我說。”
“哦?”阿骨打道:“若按照你這麼說契丹族內也應該有人看到這點了?”
楊應麒笑道:“看到這點的人一定有但耶律延禧那傢伙會不會聽諫則是另外一回事。我聽說如今大遼叛變四起但他還是到處田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