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註定要失敗的事兒,他指的是高考。高中三年,他已經被老師視為外表漂亮、腦子空空的“文盲”。

他坐進了考場,開考前的喇叭裡傳出的是對考生的各種告誡:不得這樣,不得那樣,否則就要嚴肅處理……整整說了幾分鐘。這段聲音是他的,提前錄好的。他錄了幾遍:兇巴巴的、親切的、平靜的,各種風格都有,錄得挺認真。雖然沒有人知道那個說話者就在考場裡,但他還是很開心。一來他希望有人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二來他喜歡說話,特別是那種發號施令說一不二宣讀聖旨的腔調。他喜歡強勢。

他的職業最高典範是《新聞聯播》,夢想有一天能坐在那個主播臺上。他叫小波。

這個“註定要失敗的事兒”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尋找一所大學。

北京,對於一個從小城去的青年來說並不陌生,但也不親切:寒冷,凍死人,風沙大,水也不好喝;地鐵擠死人,到處堵車,外地人活著不知住哪兒,死了不知埋哪兒。對於將要以說話為生的人來說,乾燥的環境,也不利於嗓子。但是,還是要去北京,就算是去了別處的大學,只要不在北京,那就等於浪擲四年。四年後,還是要去北京。

“都說‘不撞南牆不回頭’,但是,有的人連南牆也沒見過呢。”他說。那好,去見見南牆是什麼樣吧!

他有漂亮的嗓音,俊朗的外表,聰明的大腦,卻沒有好的高考成績。所以並沒有多少選擇餘地。那個大學號稱在北京——其實是離河北更近的一個號稱為大學的大學。

他對大學沒有期待,他崇尚個人奮鬥。去北京前,買了一本書,叫《卡耐基論成功之道》,是集盜版卡耐基之大成的盜版書,很厚的一本,只賣十元錢。卡耐基是鼻祖,他的徒子徒孫們,那些傳銷成功學方法論的靠“口活兒”為生的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此起彼伏。書、講座、老師的訓話、考試的文段、學校牆上的標語、學生日記本的扉頁、大考失敗之後懺悔書的最後一段……90後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在各種勵志名言的包圍中長大的,是個學生就可以順口說一大溜:“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真正的強者,是含淚奔跑的人”……跟所有,包括自己,搏鬥,搏殺,殺。

去北京前,他還對勵志名言無感呢。跟很多高中生一樣,他愛看的是郭敬明風格的小傷感小唯美的小說。當然,還有播音方面的專業書。他看不進任何高中課本,卻看得進大學教材。

教材上說:播音員是黨的喉舌,是黨和人民聯絡的紐帶,是正確輿論導向的傳達者。

最高一級的播音員是國臉,國嗓,國舌。

上網查閱資料時,他才發現,《新聞聯播》的觀眾流失嚴重,原因不明。他想知道原因,想知道新聞播音的本質,他要做一個最優質的播音員,他要自己寫一本專業的書,有自己的體會和建樹。於是,他開啟電腦,開了個頭:“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了三十年,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我國的電視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電視臺,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播音員這個職業,也越來越受到人民大眾的重視和喜愛……”

然後就寫不下去了。

他的語文成績不好,如果不是重大的考試,他的作文是肯定交白卷的。在歷屆語文老師的親切教導下,他已經和很多中學生一樣,處於文字失語狀態的邊緣了。他們會寫一些空話大話討好老師,誰知老師真話也不喜歡,假話也不喜歡,半真半假的話學生又控制不好力道和比例,乾脆就不說了。

天知道,他其實是多麼樂於表達,也善於表達的人。對於播音,有師自通,無師也自通。一塊兒學習專業的同學說:“我覺得你不用上大學,直接就可以拉到演播室裡上崗了。”見過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