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意?】
【“故事會”窮途末路,看資深雜誌讀者pid為大家傾情講解!】
pp群,一些常年混跡於論壇的作者們也都在談論這件事。
“這次的故事會我覺得要輸。”
“怎麼這麼說?銷量還沒有出來。”
“你沒看這次的《聊齋》嗎?《咬鬼》這個故事感覺寫的不怎麼滴。”
“我也覺得有點兒無聊,沒有前三期的故事好看了,但我還是覺得銷量也不至於差到哪兒去。”
《咬鬼》也是《聊齋》其中的一篇故事,只不過這故事和《屍變》《畫皮》《小倩》比起來就要遜色很多。
除了各類影視作品沒有過多的注意外,就連原文也並不是那麼出色。
全文讀下來,即沒有《屍變》的恐怖,也沒有《小倩》的人鬼戀,跟沒有《畫皮》的驚悚。
即便保持了蒲松齡的一貫的套路書生+夜宿+鬼+釋懷的結尾,但基本上可以認為這篇小說是寫在蒲松齡創作的瓶頸期或是怠倦期的作品。
微播上。
晨陽的評論區下面很多人都在吐槽。
“陽神這是沒大綱嗎?怎麼寫的故事這麼垃圾?”
“就是啊,本來我還很期待,比人說不好聽我也沒怎麼在意,但你就給我看著故事?”
“這都什麼和什麼呀,能不能用點兒心,這才辦了三期,你們‘故事會’還沒有到火到可以糊弄的地步!”
“我看晨陽就是不想寫了,所以才寫了一篇不怎麼好的來糊弄我們。”
很多專業的評書人也開始出來吐槽。
“我還以為這是我的問題,但當我看到網路上這麼多人在說這次的《聊齋》不好看的時候,我心就有底了。”
“果然,覺得《聊齋之咬鬼》並不好看的不止我一個人,這我就放心了。”
然而,在網友不斷吐槽的時候,一些書評論壇區裡,故事會的其他作品竟然開始出現在了讀者的話題裡。
“你們看這次那個《藏在背後的人》了嗎?”
“看了,嚇死我了,那個人竟然跟在主角身後十幾年。”
“我看了才嚇呢,我們大學的時候真的有人把其他宿舍的人給殺了,然後那幾天我們看他整個人就不對勁兒了。”
“害怕了。”
“倒也不是害怕,就是他整個人就感覺變了,反正我們看的是心驚肉跳。”
“不是吧,那後來呢?”
“一個星期以後被警方帶走了,有次我們去看他,聽他說進了牢房有種踏實的感覺。”
“握草,這個溜!”
貼吧。
論壇。
微播推書。
在歷時近一個月的一家獨大後,《聊齋》的光芒第一次被人分享,也是第一次,大家在拿到“故事會”後,不再只是匆匆的翻到最後部分只為看一篇小說。
……
十點。
華夏雜誌單週銷量網再次重新整理。
雖然這個網站由私人創辦,但其中的資料準確性卻令人咋舌,很多人喜歡研究雜誌的人們也喜歡上來看看,以此來決定自己喜歡哪本書。
然而,在今天,更令人咋舌的事情出現了!
靈異雜誌分類下,“故事會”以358萬的銷量和靈異雜誌老大哥“最靈異”並列第一!
但和這樣突然猛增的100多萬銷量比,更令人驚悚的是,在評分上,“故事會”竟然要比“最靈異”多出半顆星!
銷量是相同,可在綜合評價下,“故事會”已經超過了“最靈異”榮升為靈異雜誌的新巨頭。
資料才出來不到三分鐘,興致勃勃的前來觀看的網友們就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