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並不是什麼有著遠見卓識的軍事家,上輩子的他就是一個小白,在作戰方式這個軟體上,中國已經走了好幾年,卻還依舊處在變革階段。

憑藉陳鳴前世身為小白的那一點皮毛認識,再對應眼下一**隊的革新,那顯然是不稱職的。

萬幸陳鳴搞出的有個參謀部,在歐洲人還在橫隊戰術上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的陸軍就悄悄的進入了散兵+縱隊戰術時代。參謀部無數精英的系統總結給陳漢國防軍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只不過之前的一切‘經驗’都是在秘密的演習中獲得的,真正的實戰如何,還有待商量。

還好,陳鳴早早的搞出了火箭彈,以至於國防軍從弱變強,再到國家鼎立時期,很少有大批的軍隊擺出棋盤一樣大橫列方陣,堂堂正正,又呆呆愣愣的作戰。排槍擊斃的烙印在中**隊的身上只是黑了一層表皮,中國士兵的轉變是很輕鬆的,他們在‘理論’引導下的有意識的轉變。而不像歐洲此時最能打的法國人,他們的轉變也完全是被動的,無意識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散兵+縱隊戰術的戰鬥力就多麼牛逼,軍官指揮的不好,一定會玩成sb。

只是在如今武器的威力之下,縱隊+散兵戰術更靈活。也更適合將那些訓練度不足,偏偏人數規模又很龐大的部隊組織起來,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同時也更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

原時空歷史上的拿破崙時代,法國步兵之所以能將縱隊戰術發揚光大,未嘗不是因為他們跟周邊國家的職業軍隊相比,兵員素質有很大欠缺。

在滑膛槍時代,在沒有火箭彈的時代,理想的假設戰地環境中對比,橫隊雖然僵硬,卻能最有效地組織火力,最大程度發揮出火力。同時職業士兵優越的訓練素質也代表著一種‘精英文化’。這種作戰模式能迅速的分別出哪支部隊是那可笑的烏合之眾。

而現在,散兵加強版來復槍射手,與縱隊士兵的配合戰術,已經不是歷史上的‘戰爭事實’強壓給歐洲各國的了。

為什麼說軍隊是絕對保守的團體?

那是因為軍隊堅守的‘傳統’是他們用無數鮮血和勝利、失敗總結來的經驗。不是被打的屁滾尿流,不是被打的一次次失敗,他們是不會改變的。而是更加直接的武器革新卻逼著西方各國的軍界將領們不得不拋棄過往的一切。

克勞塞維茨就生活在拿破崙戰爭時期,他的《戰爭論》被後世稱為西方近代軍事學的奠基之作。可是如今這個時代,克勞塞維茨還能寫出一樣代表著西方近代軍事學奠基之作的《戰爭論》嗎?老天保佑他不要在戰爭中被法國人射出的米尼彈給打穿了腦袋。

而就在陳鳴乘坐著御船,沿長江返回到南京的時候,一封被北美緊急傳遞到的奏表也送到了他手上。

《中西條約》,後世也被稱為《哈瓦那條約》,在農曆承天二十五年的正月簽署。從條約本身來看,這是一個堪稱典範的兩國友好條約,也是中國和西班牙就這次戰爭結束的標誌。

除開兩國友善的諸多官面詞彙,條約核心只有三點,一是中西停戰,和平相處。二是雙方指定貿易通商地,保持有政府監管的商貿往來。三是確認西班牙後裔管理的原則,中國要在停戰後的一年中,允許西班牙後裔撤出墨西哥、中美地峽等地。

西班牙不做賠款,甚至沒有割讓哥倫比亞的土地,但是他們割讓了整個智利,包括整個阿塔卡馬沙漠和智利的中南部地區。還有就是馬島,位於南美大陸東南角巴塔哥尼亞大陸架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這是中國踏進南美東海岸的第一步。

西班牙人一開始是百般不願意的。但形勢比人強,中國放棄了哥倫比亞的土地,就馬島提出領土要求也顯得順理成章啊。至於智利,大板鴨本身就沒守住,他們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