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南,再圖武漢三鎮。
兩路大軍,差不多七萬,這比第一次打長沙的時候,軍容、軍威壯大多了,只要下了長沙,湖南大體抵定,連番的戰鬥之後,這兩路大軍的戰力,也就差不多可用了,到時候再與楊三哥一較高下。
石達開的目的明確,兩路大軍的目標都是嶽州城,現在湖南的可戰之兵,不多!遠沒有長毛賊第一次打長沙的時候陣容強盛,但好在左季高,接了嶽州府的官職,曾滌生的湘勇也有了眉目,加上湖南上下的綠營兵將,也不是不能一戰。
現在這個時候,哪個還能去計較與曾滌生之間的那點齷齪事兒?長沙不保,湖南也就不保,那樣的話湖南上下的官員都沒有活路,曾剃頭怎麼了?只要他手中有兵,就是親人吶!
在長毛賊的巨大壓力之下,湖南上下的官員團結一心,巡撫駱秉章親自出馬,去衡陽延請曾滌生幫忙拱衛長沙城。
這個時候,曾國藩也是一樣,之前與湖南官府的齷齪事兒,沒有長毛賊的壓力,還真當做大事兒了,可長毛賊一來,這些事兒,就變得有些無足輕重了。
說白了,若是不想爭名奪利,他曾國藩怎麼會在丁憂期間出山?朝廷有奪情諭令不假,可他曾滌生是道學夫子,若是一心守制,奪情的諭令能好使?
如今的湘勇也是一萬多人了,楊老三在湖北打的有聲有色,打的一枝獨秀;還有那從候補同知,一路打成一省巡撫的江忠源,這兩人都是曾國藩的榜樣,他們兩人為曾國藩指明瞭一條道路,通往錦繡前程的大道。
雖說江忠源在廬州被太平軍給逼死了,但也是珠玉在前,君不見楊老三以知府之卑,硬捍湖廣總督而不退,硬是逼的湖廣總督移駕荊州,這就說明了軍功在朝廷眼中的重要性。
被楊老三在嶽州教導了一番,難道曾滌生真的那麼虛心受教?甘願以知天命拜服弱冠少年?
楊老三的許多話說的是不錯,但曾滌生的心裡,也是度著氣的,他要試試自己的法子,窮則變!如今這局面還不算是窮局,曾滌生認為大變也是不需要的。
底氣何在呢?就在於江忠源之前守南昌時,曾國藩派去的那支湘勇,雖說戰果不怎麼樣,但湘勇打長毛賊還是猶有餘力的,既然湘勇可以成事,那變化就有些雞肋了。
在曾國藩的心裡,還是有個原則的,諸人各安天命行事,這才是他悟出的儒教神髓,不到局面窮盡的一刻,他覺得楊老三之法不妥。
人生四十而知天命,做改變可不容易,購置西洋火炮這樣的小變革,曾國藩覺得並無不妥之處,但像洋務這樣的大變革,還是要思量再三、再三思量的,雖說東西是不錯,但這些東西改變的其他東西更多,這也是曾滌生回到湖南之後悟出的道理。
至於楊老三那些所謂的珠玉之言,曾滌生還在思量再三、再三思量的過程之中。(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七章 厚與黑(十五)
曾滌生在進與退之間徘徊,在變革與守舊之間躑躅,這些楊猛也清楚,還是那句話,大傢伙都不是毛頭小夥子了,指望著誰幾句話說服誰,若是肚子裡沒東西的人還成,在他們幾人之間,這是行不通的!
左騾子、曾滌生、羅澤南,包括他楊猛在內,都不是什麼實在人,真要是實在人的話,混這麼個世道,早就被人扒皮拆骨了,說一套做一套,算是這幾人為人處世的原則。
左騾子貌似投了他楊猛,心裡想什麼誰他媽知道呢?起勢之後,左騾子給自己背後來上一刀,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曾滌生和羅澤南是一夥兒的,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利益,這利益可是與楊猛要做的事兒相沖的,這次權衡利益得失,就是曾滌生的事兒了,與他楊猛沒多大關係,想通了大家互相扶持,想不通,以後刀劍相向。
想